时间: 2025-05-01 16:3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6:55
凄凉犯 梅簪
作者: 魏元旷
萧疏短发,知难绾星星一握还少。
洧盘濯后,华簪初上,恰宜乌帽。
冰霜炼早,祗寒梅枯株自好。
尽风流裁犀镂玉,不称野田叟。
犹记纵横处,绛蕊春浓,晚篱风悄。
小园寂寞,恨无端碧梧同槁。
郑重搔头,且聊付工倕制巧。
漫寻思鬅鬙,对镜任受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孤独与思念。她的短发凌乱,难以绑成一个美丽的发型。她在洗过头发后,初戴华丽的发簪,正配得上黑色的帽子。寒冬已至,梅树也随之枯萎。纵然装饰精美的发饰,终究不能抵挡她心中的寂寞和惆怅。她依稀记得春天绛红的花朵在晚风中摇曳的景象。小园中寂静无声,她怨恨没有碧梧树伴随她的凋零。她认真地梳理头发,想要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工艺师的手艺上,然而对镜自照的时候,心中却只能任凭思绪飘散。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以清新细腻的风格著称,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探索人类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孤独与思索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春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寂寞的无奈。
《凄凉犯 梅簪》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诗中女子的形象宛如一朵在寒风中独自绽放的梅花,尽管外表华丽的装饰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子的短发、发簪、梅树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中反复提及的冬季与梅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女子在小园中独自思念,表现出对过往春天的眷恋与对现实孤寂的无奈,展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强调酒与诗的豪放,而《凄凉犯 梅簪》则更倾向于细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