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05
凄凉犯
如社星散,半樱、霜厓诸子相继下世,匪石有感怀之作,同用白石韵
——汪东 〔清代〕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凄凉景象。二月的石城,春意正浓,河楼上的音乐声不断。诗人独自一人,慢慢地化妆,劝酒,写着细致的诗句,裙角轻轻摇曳。东风太过恶劣,花影在风中摇荡,让人心里感到匆匆离去的无奈,生死仿佛沉沦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诗人感叹孤身一人,感伤于离别,觉得这地偏偏没有歌乐的气氛。秋天的诗句写得不错,新的声音与悲伤的落花共鸣。听着雨声挑灯,想起深夜未曾入睡的情景。等归来的时候,笛声里又诉说着旧日的约定。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离别的伤感。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能在细微之处捕捉到人心的脆弱与美好。
《凄凉犯》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感情困扰的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抒发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整首诗以“凄凉”作为基调,展现了春日中的一丝伤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伤。诗中“如社星散”,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失落的氛围,仿佛春天的美好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接着,诗人描绘了河楼的音乐和劝酒的场景,显示出一种表面的欢愉,而这欢愉却与诗人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诗人慢妆劝酒的细节,似乎在强调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却又因“东风太恶”而显得苍凉。此后,诗人感叹孤身一人,感受到了生死的沉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听雨挑镫”,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隐喻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最后,笛声诉旧约,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复杂态度。
整首诗探讨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好时,内心却可能隐含孤独与伤感的复杂情绪。诗人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中提到“东风太恶”,意指什么?
A. 春风温暖
B. 离别的痛苦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B
诗人通过“听雨挑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考
C. 生气
答案:B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离别与孤独
C. 欢乐的聚会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