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49:57
此声非恶,怅漫漫无旦几人惊觉。只我灯窗风雨夜,耐尽秋衾寒薄。大梦游仙,洪荒浩劫,久失刘琨约。群中孤立,老来清瘦如鹤。一自戢羽窗前,荒村树影,处处鸺鹠乐。惜尔一声天下白,难醒南朝妆阁。暗数更筹,遥催行李,茅店明蟾落。依稀警枕,大城还咽哀角。
这声音并不是恶劣的,然而无尽的夜色中,多少人被惊醒?只有我独坐在灯下,经历着风雨的夜晚,薄薄的秋被让我倍感寒冷。做了一个大梦,游历了仙境,经历了浩劫,久违了刘琨的约定。在人群中独自一人,年老后变得清瘦像鹤。一个人隐居在窗前,看到荒村的树影,四处都是鸺鹠的乐声。可惜你的一声叫唤,唤醒了天下的白光,却难以唤醒南朝妆阁中的人。暗自数着更替的时辰,远远催促行李,茅店里明月照落。依稀听到警觉的声音,大城中再次传来哀角声。
邓潜,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曾参与文学革新,强调诗词的个性与情感表达,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百字令 枕上闻鸡作》创作于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被鸡鸣声所惊醒,借此引发对人生、友谊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愈发显得沉重。
这首诗以“闻鸡”引入,鸡鸣象征着清晨的来临,却在诗人心中引发了一连串的思索。开篇“此声非恶”便给人一种轻柔而忧伤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对夜晚的无奈与静谧的思考。随着诗境的展开,诗人通过“灯窗风雨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寒冷的氛围,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索。
“孤立”与“清瘦如鹤”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老年的孤独与清瘦,正如一只隐退的鹤,独自栖息在窗前,映衬出其孤独的心境。接下来的“惜尔一声天下白”,则是对清晨的感慨,虽然鸡鸣代表着新的开始,但对诗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唤醒过去的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终在回归到“依稀警枕”的瞬间,揭示了内心深处对失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友谊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情感基调复杂而深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秋衾寒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此声非恶”中的“声”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