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在朝思乡》

时间: 2025-04-29 04:19:04

诗句

西望家山咫尺间,白头多病不知还。

中书三入成何事,画里相看亦厚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9:04

原文展示:

在朝思乡
作者: 李孟 〔元代〕

西望家山咫尺间,
白头多病不知还。
中书三入成何事,
画里相看亦厚颜。

白话文翻译:

在朝时我望着家乡的山,距离如此之近,
可我已白发苍苍,身患疾病,竟不知何时能回去。
我三次进入中书省,做了什么呢?
在画中看见的景象,竟然也让我感到羞愧。

注释:

  • 咫尺:极近的距离,指家乡的山在眼前。
  • 白头:形容年纪大,头发变白。
  • 多病:身体多病,健康状况不佳。
  • 中书:中书省,古代官府,负责文书和政务。
  • 三入:指三次入朝为官。
  • 厚颜:厚颜无耻,感到羞愧。

典故解析:

“中书三入”可能指作者曾多次进京担任官职,但在此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古代士人常以入朝为荣,但在诗中却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孟,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孟身处官场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反映了元代士人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在朝思乡》是李孟对故乡深切怀念的抒情诗,展现出一种浓厚的乡愁与无奈。诗的开头以“西望家山咫尺间”直接点出思乡之情,家乡的山仿佛就在眼前,却因白头多病而不能归去,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深切孤独和无奈。接着“中书三入成何事”更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三入中书省的经历并未给他带来理想的生活,反而加深了他的失落感和对故乡的渴望。最后一句“画里相看亦厚颜”则暗示了他在画中见到的故乡景象,虽然美好,却又让他感到羞愧,似乎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和无能为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士人在官场生活与乡土情感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普遍的士人心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望家山咫尺间”:望向西边的家乡山,在近前却无法到达。
    • “白头多病不知还”:白发苍苍,身体多病,不能确定何时能回去。
    • “中书三入成何事”:多次入朝为官,心中却无所成。
    • “画里相看亦厚颜”:在画中看到的美景让他感到羞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西望家山”与“白头多病”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通过“白头多病”强调了诗人的健康状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及对官场生活的失望,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家山:象征着故乡,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与回忆。
  • 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中书:代表着官场与权力,诗人对这一生活的反思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年纪大
    • C. 头发很多
  2. “西望家山咫尺间”的意思是?

    • A. 家乡远在天边
    • B. 家乡近在眼前
    • C. 家乡在梦中
  3. 诗中提到的“中书”是指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古代的官府
    • C. 一种文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李孟的《在朝思乡》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情感,而李孟则更聚焦于对故乡的怀念与个人处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孟集》

相关查询

花犯·西池探梅,和梦窗韵 花犯 九龙香港相继陷没,并扈江亲友亦久不得消息矣 花犯 忆冬荣春满斋老桂,兼及西湖之游 花犯 用清真韵 花犯 荷池晓望,得鹤叟词,用美成韵却寄 花犯 红蓼,碧山韵 花犯 西山晴雪 花犯 同云臣暨南水上人过竹逸斋看芍药 花犯 咏竹逸宅内蔷薇 花犯 又一体 咏鄢陵腊梅花并寄梁曰缉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锥度 木标 招进 包含驺的词语有哪些 痿痿羸羸 木强少文 龝字旁的字 反听收视 包含夺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东行不见西行利 连理枝 彑字旁的字 淄流 几字旁的字 土扶成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