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蕉叶》

时间: 2025-05-01 08:51:22

诗句

云推雨却。

一声声、夜檐霤落。

思君君又不至,思眠又未著。

悄悄微寒透幕。

写成书、也无处托。

吹开怀抱为底。

春风太作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1:22

原文展示:

金蕉叶
云推雨却。一声声夜檐霤落。思君君又不至,思眠又未著。悄悄微寒透幕。写成书也无处托。吹开怀抱为底。春风太作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云层推开了雨,但雨水仍然滴落在夜檐上。诗人思念的人却迟迟未到,自己也无法入睡。微微的寒意透过窗帘,写好的信也无处寄托。心中满是忧愁,似乎春风来得太过强烈。

注释:

  • 云推雨却:指天气变化,云层散开,雨水停止。
  • 夜檐霤落:夜晚屋檐下雨水滴落的声音。
  • 思君君又不至:思念的人没有来。
  • 思眠又未著:想要入睡却无法入眠。
  • 悄悄微寒透幕:微微的寒意透过窗帘传来。
  • 写成书也无处托:写好的信没有地方寄送。
  • 吹开怀抱为底:心中满是惆怅,无法抒发。
  • 春风太作恶:春风给人带来了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象构建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春夜,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眠,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金蕉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现代诗,整体氛围既细腻又忧伤。诗的开头通过“云推雨却”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透过屋檐滴落的雨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诗人将思念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与惆怅感。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强烈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对人情的渴望,也是一种对温暖的渴求。诗中的“悄悄微寒透幕”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结合,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挣扎的状态,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推雨却:描绘天气的变化,暗示内心的起伏。
  2. 一声声夜檐霤落:雨声如同心中思念的回响。
  3. 思君君又不至:直白地揭示了思念之苦。
  4. 思眠又未著:无法入睡的无奈。
  5. 悄悄微寒透幕: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凉意相联系。
  6. 写成书也无处托:表达了无法寄托情感的无奈。
  7. 吹开怀抱为底:心中满是惆怅,无处倾诉。
  8. 春风太作恶:春风本是温暖的象征,但此时却成了负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和雨水相联系,增添了情感的浓度。
  • 拟人:将春风描绘成“作恶”,增加了情感的戏剧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逝去时光的渴望与对所思之人的无尽思念,流露出深沉的孤独感与对情感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与不定,暗示情感的起伏。
  • :代表思念与悲伤,滴落的雨声如同心中涌动的情感。
  • 春风: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此却成了烦恼的源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推雨却”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变化
    • B. 思念情感
    • C. 夜晚安静
    • D. 春天到来
  2. 诗中“悄悄微寒透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高兴
    • D. 惊讶
  3. “思君君又不至”中的“君”代表什么?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 D. 知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夜泊牛津》对比:都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情壮志,而陈永正的《金蕉叶》则更显细腻柔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 和寿中丞伤猿 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 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 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 智新上人话旧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 曲江渔父 寄东蜀幕中友 赠长安毕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包含藤的词语有哪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包含旛的词语有哪些 夹辅之勋 包含讳的词语有哪些 仰天大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有娀 金字旁的字 挠直为曲 塔吉克族 江湖医生 斗粟尺布 认妄为真 甘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剩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