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十吟十绝》

时间: 2025-05-02 14:30:07

诗句

逃秦博士浮丘伯,传说今犹在海中。

自古仙多儒者做,安知吾不蹑高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07

原文展示:

逃秦博士浮丘伯,传说今犹在海中。自古仙多儒者做,安知吾不蹑高风。

白话文翻译:

逃秦的博士浮丘伯,传说至今仍漂浮在海中。从古至今,许多仙人都是儒者,怎么知道我不会追逐那高远的风光呢?

注释:

  • 逃秦:指逃避秦朝统治,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因不愿顺从而选择逃避。
  • 博士:古代对有学问之人的称呼,这里特指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
  • 浮丘伯:传说中的仙人,因其能长生不老而被人们所崇拜。
  • 高风:高尚的风范或理想,表明追求高尚的品德或境界。

典故解析:

浮丘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中他因逃避现实而成为海中的仙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理想。而“逃秦”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许多知识分子在遭遇压迫时选择流亡或隐退,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5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知识分子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刘克庄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浮丘伯这一传说人物,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化人生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诗开头提到的“逃秦博士”反映了历史上许多儒者在逆境中选择逃避的无奈,而“浮丘伯”则象征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诗中的“安知吾不蹑高风”则表达了他对追求高尚理想的坚定信心,哪怕现实艰难,仍然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深受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逃秦博士浮丘伯”:指出了一个历史人物,暗示着逃避现实的选择。
    • “传说今犹在海中”:浮丘伯的传说至今仍在,表明理想的持久性。
    • “自古仙多儒者做”:历史上许多仙人都是从儒家中产生的,暗示着文化的延续。
    • “安知吾不蹑高风”: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理想的决心。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采用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浮丘伯比作追求理想的象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压力时,仍然坚持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 浮丘伯: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 高风:象征高尚的品德和理想追求,反映出追求精神的崇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丘伯”是谁的传说人物? A. 一位逃避现实的博士
    B. 一位历史学家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军事将领

  2. 诗中所提到的“高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高尚的理想与风范
    C. 旅游风景
    D. 风的物理特性

答案:1.A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
  • 《登高》:杜甫的诗作,反映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刘克庄更多地反映历史对个人理想的影响,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西氿舟行遇飓风同南耕赋 念奴娇 为声甫甥题“戏猫仕女图” 念奴娇四首 其一 念奴娇 己酉除夕 念奴娇 其十四 送曹颂嘉中翰省觐见、归江阴。 念奴娇 咏玫瑰花 念奴娇 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 其二 念奴娇 自题书画集。沈寐叟言:通元嘉山水一关,自有解脱月在,语出华严行愿品,窃取其意 念奴娇 其二 赠吴梅村先辈用东坡赤壁韵 念奴娇•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闳大 食字旁的字 包含效的成语 回惑 乐天安命 条目 包含峯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迭为宾主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进香 双人旁的字 尉藉 燕约莺期 黍字旁的字 包含载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露宿风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