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赠纪散人》

时间: 2025-05-02 12:29:00

诗句

悟彻人生能几。

笓了满头虱虮。

乐道处真常,十二时中炼己。

炼己。

炼己。

做个神仙纲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9:00

原文展示

如梦令 赠纪散人
作者: 马钰 〔元代〕

悟彻人生能几。笓了满头虱虮。乐道处真常,十二时中炼己。炼己。炼己。做个神仙纲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真谛究竟能有多少。生活中充满了烦恼与困扰,就像满头虱子一样。只有在乐道之处才能找到真正的常态。在日常的十二时辰中,修炼自己,锤炼自己,最终做一个符合天道的神仙。

注释

  • 悟彻:领悟明白,彻底理解。
  • 人生能几:人生到底能有多少时光。
  • :这里是指烦恼的象征。
  • 虱虮:虱子,形容烦恼和不安。
  • 乐道:追求道理,享受真理。
  • 真常:真正的常态,平和的状态。
  • 炼己:修炼自身,提升自我。

典故解析

“炼己”在道教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强调个人修身齐家的重要性,意在通过内修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道士、诗人,以其针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强调个人修炼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反思个人的生活和修行,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追求宁静的愿望。

诗歌鉴赏

《如梦令 赠纪散人》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诗人在开头感叹人生的短暂,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时光。接着提到生活中的烦恼,强调在面对种种困扰时,寻找乐道的重要性。乐道不仅是生活的信念,也是人们追寻内心平和的方式。最后的“炼己”三次重复,既是对自我修炼的强调,也是对道教思想的呼应,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反映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悟彻人生能几: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思考人生究竟能有多少。
  2. 笓了满头虱虮:比喻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形象而生动。
  3. 乐道处真常: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内心的平和。
  4. 十二时中炼己: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自身,提升自我。
  5. 炼己。炼己。:强调自我修炼的重要性,反复吟诵加深印象。
  6. 做个神仙纲纪:最终的目标是成为遵循自然法则的理想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虱虮”比喻烦恼,形象生动。
  • 重复:通过“炼己”的重复,加强修炼自我的主题。
  • 对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无常与烦恼,强调个人修炼与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内修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人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价值。
  • 虱虮:象征世俗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
  • 乐道:象征追求智慧与真理的境界。
  • 炼己:象征自我反省与修炼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炼己”几次?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D) 四次
  2. “乐道处真常”中的“乐道”指的是什么?

    • A) 享受生活
    • B) 追求道理
    • C) 学习知识
    • D) 交朋友
  3.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生活中的烦恼?

    • A) 虱虮
    • B) 神仙
    • C) 十二时
    • D) 人生

答案

  1. C) 三次
  2. B) 追求道理
  3. A) 虱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马钰 vs. 李白:马钰的诗多探讨内心修炼与哲理,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与自然,二者在主题上有一定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马钰研究》
  • 《道教文化与元代文学》

相关查询

射陵谒陆丞相祠 暨阳上元 华筵引 杂咏 其二 杂咏 其一 李长吉古锦囊歌 广汉早发有寄 寄远曲 阌乡道中 春日游可园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鲸波鳄浪 玄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赴汤投火 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天惊石破 识字 满身是胆 大酒大肉 软食 霜洁 西字头的字 张皇失错 兵戈抢攘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