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46
作者: 王陆一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听倦江声别。送行人荻花初上,凉波如雪。深夜小船珍重倚,灯火乱山重叠。是隐隐丰神关切。试向篷窗推一扇,但江风吹面寒芒立。才进酒,余香烈。大船恰照通明月。又今宵凄凉水调,蓉衣环席。莫望时流知此意,比是罗衣能惜。忘不了晚花寒藉。玉雪聪明千语递,到凌晨定共茫茫笛。还浅怨,花能说。
听得江水声已厌倦,送别行人的时候,荻花初上,凉爽的波纹如雪一般。深夜里,小船小心地停靠,灯火映照着重叠的山峦。隐隐约约感到丰神的关切。试着推开篷窗一扇,但江风吹来,寒意立刻袭人。才刚喝酒,余香扑鼻。大船正好映照着明亮的月光。又是今夜凄凉的水调,蓉衣环坐。不要指望时光能理解这份情感,哪怕是轻薄的罗衣也难以珍惜。忘不了晚花的寒意。像玉雪般聪明的千言万语传递着,直到凌晨一定会一起听那茫茫的笛声。还略带怨言,花儿能说话。
作者介绍: 王陆一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赞誉。生平经历丰富,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涉及离别、相思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在离别之际,借景抒情,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惋惜。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一主题更加深刻。
《金缕曲 其三》是一首浓烈而细腻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江水、荻花、灯火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离别情感。开头“听倦江声别”,以“听”字引入,表现出对离别场景的沉浸与厌倦,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荻花与凉波,二者的结合不仅描绘出秋天的景象,更加深了离别的氛围。
诗人在描绘夜晚小船时,运用了“灯火乱山重叠”的意象,使人感受到在幽暗中依然闪烁的希望,而“是隐隐丰神关切”则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最后部分,诗人借助清晨的笛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深情,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怨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结合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凉波如雪”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江水的清澈
B. 离别的情感
C. 诗人的孤独
填空题: 诗人在描绘夜晚小船时,运用了“__乱山重叠”的意象。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荻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金缕曲 其三》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两者均表达了对时光与人事的感慨,但王陆一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