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04
《金缕曲》
屋外青山笑。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又三径楼缘客扫。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真朴性,古今少。一龛休说蜗庐小。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算何必冷吟长啸。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浑不借,武陵棹。
屋外的青山在微笑,笑着说先生洗桐树、浇竹子,几时能闲下来呢?然而,我还是未能摆脱那结下的习惯,心中清癖与那迂腐的调子依然相同。又在这三径旁,楼宇边,客人来扫除一番。出世并不妨碍我同入世,倚靠南窗,我仍觉陶渊明那样的傲然。真正的质朴性,古今少有。一龛小庙怎能说蜗居狭小?达人的心境,如流水竞逐,云朵在睡眠中都好。淡泊到忘却言语才得意,静中天机人自妙。何必冷冷清清吟长啸?再添种下万树碧桃花,追溯仙源其实就在红尘之路。根本没有必要借助武陵的桨橹。
作者介绍:吴藻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自然、人生哲理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金缕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泊态度,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学的深思。
《金缕曲》展现了吴藻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整首词以青山、桐竹等自然景物入手,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提到“真朴性”,表明他对真诚与纯粹的渴望,认为这样的品质在古今之间都极为稀少。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与悠然,尤其是“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一句,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认为在平淡中才能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此外,诗中提到的“添种碧桃花万树”,更是借助意象的丰富性,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吴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描绘出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理想状态。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雅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揭示了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谁?
诗歌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