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46
林际疏梅谷底兰。多情长是耐清寒。化作优昙何处觅,太无缘。彩缕那长能续命,琼楼端合小游仙。萝带桂旗皆寂寞,下空山。
在林间稀疏的梅花和谷底的兰草之间,情意绵绵的人总是能忍受寒冷的侵袭。化作优昙花又能在何处寻找,真是无缘无分。那五彩缕丝又能维持多久的生命,琼楼中应该正好合适小仙女游玩。无论是藤萝还是桂花旗,都是孤寂的身影,空荡荡的山中显得格外寂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优昙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稀有而美丽的象征,代表着短暂与无常。相关的传说中,优昙花每隔几百年才会开放一次,因而常常与无缘和无常的主题相联系。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韵庐,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风格清新灵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山花子》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梅花与兰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多情长是耐清寒”一语,传达出一种坚韧的情感,表明即使在清寒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感受和坚持情感的力量。这种情感的坚持在“化作优昙何处觅,太无缘”中又显得无奈与悲凉,优昙花的短暂和稀有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后半部分的“彩缕那长能续命,琼楼端合小游仙”则引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感慨,琼楼和小游仙构成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但“萝带桂旗皆寂寞”的落寞又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揭示无遗,充满了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揭示了生命无常与孤独的主题,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多情长是耐清寒”的意思是: A. 情感丰富的人总能够忍受寒冷 B. 冷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孤独 C. 情感在寒冷中失去
“优昙”在诗中象征着: A. 美丽与稀有 B. 平凡与普通 C. 强烈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琼楼”最可能代表: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中的仙境 C. 乡村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