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晶笔架》

时间: 2025-05-07 06:18:07

诗句

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07

原文展示

水晶笔架
作者: 张翥 〔元代〕

三峰近列砚池头,
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
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
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
策勋毕竟是谁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笔架的景象。三座高峰紧挨着砚池,阳光照耀下,书房显得格外耀眼。冰冷的山谷里,寒夜中龙独自休息;雪山上春暖花开,兔子成群游玩。彩色的毛笔倚靠在书阁上,功名应该随之而来,但银管的价值却尚未实现。另有一件新琢的珊瑚作品,那么,究竟是谁得到了这份荣耀呢?

注释

  • 三峰:指三座山峰,形容周围的环境。
  • 砚池:砚台的水池,用于研墨。
  • 光照文房:光线照耀着文房,即书房。
  • 冰壑:冰冷的山谷。
  • 龙独卧:龙在寒夜中独自休息,寓意孤寂。
  • 兔群游:春暖时分,兔子们在雪山上嬉戏。
  • 彩毫:彩色的毛笔。
  • 银管:指笔管或其他文具。
  • 珊瑚新琢样:新雕琢的珊瑚,象征艺术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水晶笔架》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文化艺术仍然在传承中发展。诗人通过描绘文房之物,表达对书法、文人的崇敬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晶笔架》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文房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开篇的“三峰近列砚池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引出了文房的意象,暗示了书法艺术的高雅与清新。接下来的“冰壑夜寒龙独卧”与“雪山春煖兔群游”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冷暖变化,也暗示了人们在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与欢愉。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尽管才华横溢,却不能立刻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回报。结尾的“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则引发对艺术价值和创作成就的思考,真正的艺术成就究竟归属于谁,留下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峰近列砚池头:描述了三座山峰与砚池的近距离关系,暗示书法艺术的自然环境。
  2. 光照文房烂不收:阳光照耀文房,显现出书房的光辉与温馨。
  3. 冰壑夜寒龙独卧:寒冷的夜晚中,龙在冰冷的山谷中独自休息,象征孤独与思考。
  4. 雪山春煖兔群游:春天的暖意带来了生机,兔子们在雪山上欢快游玩,象征生命的活力。
  5. 彩毫倚阁功应就:毛笔倚靠在阁楼上,暗示创作的成果应该随之而来。
  6. 银管依栖价未酬:笔管的价值尚未实现,反映出对艺术成就的渴望与追求。
  7. 别有珊瑚新琢样:提到新雕琢的珊瑚,象征艺术作品的精致与独特。
  8. 策勋毕竟是谁优:思考艺术的真正价值,质疑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与“兔”象征不同的艺术境界和创作状态。
  • 对仗:如“冰壑夜寒”与“雪山春煖”,加强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与追求,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人生与艺术的理解,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与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峰:象征稳定与雄伟,代表自然的力量。
  • 砚池:象征文房,体现书法艺术的传统。
  • 龙、兔:分别象征孤独的艺术家与活泼的创作灵感。
  • 彩毫、银管:象征文具,代表艺术创作的工具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晶笔架》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冰壑夜寒龙独卧”中“龙”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孤独与思考
    • C. 荣耀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彩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毛笔
    • C. 书法
    • D. 画笔

答案

  1. C. 元代
  2. B. 孤独与思考
  3. B. 毛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静夜思》
李白以月光和思乡之情为主题,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美好。与张翥的《水晶笔架》相比,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了情感,而张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来反映内心的追求。

《鹿柴》
王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张翥更侧重于文房与艺术的结合,反映出时代的不同与诗人思考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口占三首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 岁除日立春 铅山道中怀故兴化令贾元放故郁林教授贾季承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三十三 登清虚亭 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 过爱直驿次张安国韵 张因叔尉曹借示赣陈丞择之文编以长句还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白屋之士 正储 易结尾的成语 包含吴的词语有哪些 穷根究底 沟深垒高 蚓窍 身条 髟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箪食壶浆 停落 盲翁扪钥 食菜事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