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8: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07:59
忆江南
李真人 〔元代〕
还丹道,金水号良媒。
须得华池终见宝,
徒将砂向黑铅坯。
莫妄损三才。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炼和追求道理的渴望。作者提到“还丹道”,这是指炼丹术,炼制长生不老药。金水在这里象征着良好的机缘。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华池(即修炼的地方)才能最终找到宝贵的东西,而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努力就像是将普通的砂石投入铅坯中,毫无价值。最后一句警告人们不要妄自损害“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才的和谐。
“还丹道”与道教的炼丹术有关,古人相信通过修炼和炼制能够获得长生不老,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的思想。“三才”则是易经中重要的概念,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与和谐。
李真人,元代道士,擅长诗歌,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和修炼主题。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诗人通过对道教思想的探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修炼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忆江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诗中通过对“还丹道”的描摹,展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以“还丹道”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炼丹术的关注。金水作为良媒,暗示了在修炼过程中需要的机缘与帮助。
接下来的“须得华池终见宝”,揭示了追求真理、获得宝贵成果的路径,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同时,诗人用“徒将砂向黑铅坯”这句,生动地比喻了徒劳无功的努力,传达出一种失望与无奈。最后的“莫妄损三才”则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珍惜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意蕴深邃,语言简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深刻的道教哲学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道教的修炼理念,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警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应损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还丹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食
B. 一种修炼术
C. 一种运动
D. 一种乐器
“金水号良媒”中“金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机缘
C. 时间
D. 朋友
“徒将砂向黑铅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努力无果的失望
C. 对他人的羡慕
D. 对生活的满足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真人的《忆江南》更为内敛,注重内心修炼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