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43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43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九垠(天)变成了鬼魅,亿万丑陋之人被俘获。既不能在吴国改变名字死去,又不能在鲁国被割发为奴。远走他乡不如像四皓那样高洁,飞翔不如仲连父那样志趣高远。黑暗的鸿雁掉入了圈套,巨鲸被网捕获。燕子和小鸟在上下争斗,蚂蚁们无所畏惧地互相争斗。祖国山河满目狼藉,岁月如烟,春天即将过去,暮色降临。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万里行路充满艰辛。我生不逢时,遭遇重重磨难,求仁得仁又能说什么呢?一死如鸿毛或泰山,轻重之间何处可言?女子低头守护自己的容颜,男子却在刀锯上咬牙切齿。杀身取义虽然容易,但从容不迫地追求义理却不轻易许诺。仁人志士所立之志,如同天柱横亘大地。以身殉道,宁死不苟活,光明的道理将照耀千古。素王不做春秋的废物,兽蹄与鸟迹交错在中原。昔日的位置只在三七之间,礼乐终究要归于真主。李陵与卫律的罪名通天,至今留下恶名被人唾弃。东门种瓜却不可得,匈奴的暴骨依旧固守其地。平生读书为谁而读,临终时何可忧惧?啊,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绳仍应效仿子路。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枢,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与忠诚,历任官职,最终因战败被俘,在狱中写下了许多诗篇,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坚定信念。
《言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期间,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以此诗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对理想的坚守。背景是南宋灭亡,国家动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言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信念的不屈追求。诗中开头以“九垠化为魅”引入,展现了对国家沦陷与个人命运的悲观情绪。接着,诗人提到“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直接表达了他在绝境中对尊严和理想的坚守。
接下来的对比中,诗人提到四皓翁与仲连父,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频繁出现的动物意象,如冥鸿、长鲸、鷃燕等,象征着追求自由与尊严的决心,但又受困于现实的束缚。
而“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的句子深刻反映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令读者感同身受。后半部分,诗人又提到“取义从容未轻许”,强调了宁死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受到一种高尚的气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仁人志士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学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传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选择题:文天祥在《言志》中提到的“远引不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强调了_____的重要性。
判断题: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