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五首 其五 和韦庄》

时间: 2025-05-01 22:28:59

诗句

荆离不似相逢好。

流年催得游人老。

丝柳幂长堤。

水深归路迷。

逝波桥下渌。

雨过山如浴。

乱草带斜晖。

愁多只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8:59

原文展示:

荆离不似相逢好。流年催得游人老。丝柳幂长堤。水深归路迷。逝波桥下渌。雨过山如浴。乱草带斜晖。愁多只自知。

白话文翻译:

荆离的相聚,不如当初的相遇来得美好。流逝的岁月催促着游人变得苍老。长堤上的丝柳如幂般柔美,水面深邃使得归路迷惘。波涛逝去,桥下水波清澈。雨过之后,山峦像是被洗浴过一样。杂草随斜阳而生,愁苦的心情只有自己知道。

注释:

  • 荆离:指荆棘与离别,象征离愁别绪。
  •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
  • 丝柳:柔软的柳树,象征柔美的景象。
  • :指纱幔,形容柳树的柔美。
  • 归路迷:回家的路变得迷茫。
  • :清澈的水。
  • 乱草:杂乱的草丛,可能指荒凉的景象。
  • 斜晖: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70-1953),近代著名诗人、学者,曾任教于多所高校,对诗词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

创作背景:

《菩萨蛮五首》是顾随在其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流逝、离别愁绪的深切感受。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常常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五首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思索。诗的开头,"荆离不似相逢好",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流年似水,岁月催人老,带来了无尽的惆怅。接着,诗人以"丝柳幂长堤"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柳树的柔美与长堤的宁静交织在一起,似乎在暗示着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贵。

"水深归路迷"一句,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流逝的水波下,似乎隐藏着无数的秘密与忧愁。接下来的描述,"逝波桥下渌,雨过山如浴",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出雨后清新的景象,与心中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若有似无的希望。在最后一句"愁多只自知"中,诗人将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坦诚无遗,表达了即使身处喧嚣之中,内心的苦闷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离不似相逢好:离别的情绪不如当初的相逢美好,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2. 流年催得游人老:时间的流逝使人逐渐变老,感叹岁月无情。
  3. 丝柳幂长堤: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暗示过去的美好。
  4. 水深归路迷:水的深邃象征着归家的路途变得迷茫。
  5. 逝波桥下渌:水波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消逝。
  6. 雨过山如浴:雨后的山像被洗涤过一样,象征着清新与美好。
  7. 乱草带斜晖:杂草在夕阳的照耀下,展现出一种荒凉的美感。
  8. 愁多只自知:愁苦的情感只有自己明白,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雨过山如浴”比喻山的清新,暗示心灵的洗涤。
  • 拟人:水波的逝去赋予了生命,使得自然景象更富有情感。
  • 对仗:如“逝波”和“雨过”,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反思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内心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离:象征离别与愁苦。
  • 丝柳:象征柔美与宁静,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
  • 水深:象征迷惘与不可知的未来。
  • 逝波: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乱草:荒凉与孤独的象征,反映内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荆离不似相逢好中"荆离"指的是什么?

    • A. 相聚的快乐
    • B. 离别的痛苦
    • C. 美好的时光
    • D. 自然的景象
  2. 流年催得游人老中的“流年”指的是什么?

    • A. 悠闲的岁月
    • B. 时间的流逝
    • C. 美好的记忆
    • D. 朋友的陪伴
  3. 诗中“水深归路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人生的迷茫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加宽广而深远。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表达方式,感受到古典诗词在抒发人类情感方面的共通之处与各自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创作与理解》

相关查询

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偈六首 咏史诗。废丘山 移梅四首 其二 宫词 其二十二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 裹钓裘 挽玉山詹教授 端午词·御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班半点 困而不学 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喷激 风字旁的字 挹盈注虚 涂改 釆字旁的字 累结尾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窃弄威权 文通残锦 皮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垣 千劫 稽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