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民国元年,泛舟长江中流赋此》

时间: 2025-04-26 10:22:28

诗句

飘飘一叶,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

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

暮斐跏眨?氯a新浴,风定波微展,翛然携手,云帆与意俱远。

//记否烟树凄迷,年年飘泊,泪洒关河遍。

恨缕丝千万结,才向东风微展。

野藿同甘,山泉分汲,蓑袂平生愿;呢喃何语,掠舷曾笑双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8

原文展示:

飘飘一叶,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暮斐跏眨氯新浴,风定波微展,翛然携手,云帆与意俱远。记否烟树凄迷,年年飘泊,泪洒关河遍。恨缕丝千万结,才向东风微展。野藿同甘,山泉分汲,蓑袂平生愿呢喃何语,掠舷曾笑双燕。

白话文翻译:

一片轻飘的叶子,远望山的样子像个枕头,波纹像是席子。谁说长江是千里直流的,尽在我的怀抱中舒展。傍晚的微风轻轻吹过,波浪也随之微微荡漾,我们手牵手,心灵和白云的帆船一起远行。你还记得那烟雾缭绕的树木吗?年复一年漂泊不定,泪水洒遍了这关河。恨那千丝万缕的牵挂,才刚刚在东风中微微展开。野草同我共享生活的甘甜,山泉也与我同汲,蓑衣下的愿望又能对谁低语?曾在船头轻笑的双燕又飞回了我心中。

注释:

  • 飘飘:轻飘的样子,形容物体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盈的状态。
  • 波痕如簟:形容波纹像席子一样的平滑。
  • 襟头:这里指的是胸怀、心情。
  • 暮斐:傍晚的光线。
  • 翛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 烟树凄迷:形容烟雾笼罩的树木显得幽暗迷离。
  • 泪洒关河遍:表达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伤感。
  • 蓑袂:蓑衣,古代渔民所穿的防水衣物,这里象征生活的平淡与朴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精卫(1883-1944),字兆铭,号逸舟,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他早年留学日本,参与反清革命,后来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汪精卫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影响,常以抒情、描写自然景色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民国元年,正值中国历史剧变之际,国家动荡不安。汪精卫在长江上泛舟,感慨身世与时局,诗中流露出他对故土的眷恋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念奴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一叶”形象生动,传达出一种孤独漂泊的感觉,恰似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接下来的描述则展现了长江的气势与变幻,诗人通过“波痕如簟”描绘出波浪的平静与美丽,反衬了他内心的波动。

当诗歌进入情感层面时,回忆与现实交织,烟树与泪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漂泊的艰辛。诗人用“恨缕丝千万结”表达出对相思的苦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野藿与山泉的描写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整首诗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飘一叶:开篇以“叶”象征孤独的漂泊者,暗示身处不安定状态。
  2. 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描绘自然景色,山的轮廓如同枕头,波纹如席子,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环境。
  3. 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反问中表达对长江的感慨,说明长江的波澜壮阔与内心的情感交织。
  4. 暮斐跏眨氯新浴:傍晚的光线柔和,浸润着周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风定波微展,翛然携手:风平浪静,手牵手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情。
  6. 记否烟树凄迷:引入回忆,表达对过往的思念与感伤。
  7. 年年飘泊,泪洒关河遍:表达漂泊生活中的苦楚与无奈。
  8. 恨缕丝千万结:感叹相思的苦涩,表达对分离的痛苦。
  9. 野藿同甘,山泉分汲:象征生活的简单与真实,表达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10. 蓑袂平生愿呢喃何语:对生活愿望的自问,表达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11. 掠舷曾笑双燕:结尾通过双燕的意象,暗示生活中的美好回忆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容如枕”,将山比作枕头,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色被赋予情感,如“烟树凄迷”。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均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及对故土的眷恋。通过描绘漂泊与归属的主题,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叶:象征漂泊与孤独。
  • 长江:代表广阔与无尽,蕴含历史与文化。
  • 烟树:表现对故土的思念与情感的迷离。
  • 双燕: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树凄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

  2. “蓑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着? A. 短暂 B. 无限与历史 C. 贫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表达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反思,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汪精卫的则更为细腻、沉郁。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杜甫的情感更为沉重,而汪精卫则在思念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淡然。

参考资料:

  • 《汪精卫诗词选》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民国文学研究》

以上是对《念奴娇》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

相关查询

绿珠 山行 平山堂 绿珠 喜迁莺(寿杨韩州·正月初五) 从龚孝升先生联船淮阴赴司马理颀公招 从军行三首 其三 从军行三首 其二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岁日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人石心 包含垦的词语有哪些 政荒民弊 革字旁的字 贤才君子 格古通今 鸿离鱼网 釒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安常习故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咬手 抗法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行之惟艰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