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5:57
念奴娇 其三 茄花
作者:邓潜 〔近代〕
野田草露,绽一丛花朵,天然佳丽。
柯缀珊瑚枝簇锦,留住一份春意。
榴火同明,荷风暗引,粉蝶寻香至。
佛龛清供,称他迦叶名字。
好衬菜种烟畦,落苏鲜撷,领略贫家味。
画上猩屏人不识,俏扮村姑簪髻。
芳谱标名,葩经转诂,垂老消间计。
飞鸿地满,路谣明代曾记。
在野外的田野上,草上沾满露珠,一丛丛的花朵悄然绽放,显得格外美丽。
树枝上挂满了如同珊瑚般的花朵,绚丽多彩,留住了春天的气息。
石榴花的火红与荷花的清香交相辉映,粉蝶飞舞,追寻着花香而来。
佛龛上的供品清雅,称得上是迦叶的名字。
在烟雾缭绕的菜田旁,好衬托出新鲜的苏子,领略到贫寒家庭的别样风味。
画上猩红的屏风,村里的人却无人识得,俏皮地打扮成村姑,梳着发髻。
香谱上标记着花名,花的经文在翻转,老年人逐渐消磨着时间。
鸿雁在空中飞翔,乡间的歌谣在明代的历史中依然流传。
作者介绍:
邓潜,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而为人称道。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得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与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邓潜的《念奴娇 其三 茄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开头的“野田草露,绽一丛花朵,天然佳丽”便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诗中通过对花朵、树枝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意,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榴火同明,荷风暗引,粉蝶寻香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花香吸引蝴蝶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接着,诗人提到佛龛与迦叶,暗示了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敬仰。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引发了对人文精神的思考。
在后面的描述中,诗人通过“好衬菜种烟畦”引出了对贫家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而“画上猩屏人不识,俏扮村姑簪髻”,则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俏皮与幽默,突显了生活的生动与真实。
全诗以一种轻松而自然的笔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关怀,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智慧。
逐句解析:
野田草露,绽一丛花朵,天然佳丽。
描绘了清晨的田野,露珠点缀着草丛,一丛花朵悄然开放,展现自然的美丽。
柯缀珊瑚枝簇锦,留住一份春意。
形容树枝上如同珊瑚般的花朵,鲜艳且富有生命力,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榴火同明,荷风暗引,粉蝶寻香至。
以石榴花的鲜红与荷花的清香相结合,描绘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粉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佛龛清供,称他迦叶名字。
提到佛教文化,暗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好衬菜种烟畦,落苏鲜撷,领略贫家味。
描绘了乡村的菜田,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珍视。
画上猩屏人不识,俏扮村姑簪髻。
通过幽默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生动与真实。
芳谱标名,葩经转诂,垂老消间计。
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花的名声与老人的智慧相结合,展示了生活的哲学。
飞鸿地满,路谣明代曾记。
以飞鸿为象征,传达了乡间歌谣的悠远流传,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乡村自然美的赞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迦叶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佛教人物
C. 村姑
D. 乡间歌谣
“榴火同明,荷风暗引”中的“榴火”指的是什么?
A. 石榴花
B. 夕阳
C. 星星
D. 烟雾
诗歌中表现出对哪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A. 富裕生活
B. 乡村生活
C. 城市生活
D. 浪漫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邓潜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自然景观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邓潜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忧患与个人的苦闷。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存在显著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