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端午发松江》

时间: 2025-07-28 20:15:18

诗句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

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

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

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

驿亭榴火照尘容。

依约舞裙红。

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

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

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15:18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端午发松江》
作者:张野 〔元代〕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
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
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
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
驿亭榴火照尘容。
依约舞裙红。
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
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
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

白话文翻译:

我恨那无情的画舸,载着离愁各自远去。
在这佳节让人心惊,故人回首,应该记得过往匆匆。
殷勤地把彩丝系在手臂上,问为什么不系一片帆风。
醉中阳关曲历历在耳,遥望中烟树朦朦。
驿亭的榴火照亮了尘世的容颜。
依稀可见舞裙的红色。
纵然旋转着采香蒲,自斟芳酒,酒淡愁浓。
功名的事,究竟有多少,半生几乎都在离别中。
不似东来的潮水,日斜时还经过吴淞。

注释:

  • 画舸:指的是画有花纹的船,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离别。
  • 佳节:指端午节。
  • 阳关:指阳关曲,是古代著名的离别曲。
  • 榴火:指石榴花的火红色,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 吴淞:指长江入海口的一处地名,象征着远行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野,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词作见长,擅长描写离愁别绪和生活琐事,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午节,诗人在离乡的途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与心中的离愁,借助佳节的背景,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端午发松江》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开头的“恨无情画舸”便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虽是佳节,却因离别而感到心痛。接着,诗人以“正佳节惊心”展现了节日的喜悦与内心的悲伤之间的矛盾。

词中描绘的景象,不仅是对端午节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殷勤彩丝系臂”的细节,表现出对节日的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而“醉里阳关历历”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诗人在对功名与离别的思考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奈,强调了“半生长在别离中”的深刻道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离愁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无情的船只载着离愁,朝着不同的方向各自离去。
  2. 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心中却感到惊惧,故人回首,应该会想起匆匆的往事。
  3. 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细心地将彩丝系在手臂上,想问为何不系上片帆,让船随风而行。
  4. 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在酒中听到阳关曲仍然清晰可闻,远望烟雾中的树影朦胧。
  5. 驿亭榴火照尘容:驿亭的石榴花照亮了尘世的模样。
  6. 依约舞裙红:舞裙的红色依稀可见。
  7. 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即使旋转着采香蒲,自斟芳酒,却觉得酒虽薄却愁却浓重。
  8. 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功名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人生的半生几乎都在离别中度过。
  9. 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不似东来的潮水,日斜时还经过吴淞口,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画舸”比喻离别的船只,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船拟人化,赋予其无情的特性。
  • 对仗:如“载离思,各西东”,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节日中的离愁别绪,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舸:象征离别的船只,传达出无情之感。
  • 彩丝:象征节日的装饰,表现出对生活的珍视。
  • 阳关:象征离别的乐曲,传递出怀旧情绪。
  • 榴火: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香蒲:象征生活的细腻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元宵节

  3.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
    C. 思念
    D. 生命

答案:

  1. C. 元代
  2. C. 端午节
  3.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张野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了离愁别绪,但张野的作品更具节日的背景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奉和希道新句兼简祖颖漕使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如梦令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念奴娇·蕊香深处 春光好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如梦令·雨洗青冥风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包含窍的成语 田字旁的字 厚今薄古 法西斯 金字旁的字 接贵攀高 乃玉乃金 拔树搜根 双毛 阜字旁的字 忧国奉公 手胼足胝 病痊 飞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