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43
作者: 鲁迅 〔近代〕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全诗翻译:
千家万户的黑脸被蒿草掩盖,又敢有谁在歌唱、吟咏中发出悲哀呢?我的心事浩瀚如宇宙,在无声的地方听见那惊雷般的响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矛盾,批判封建文化,关注个体命运,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鲁迅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状况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社会沉重现实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中通过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鲁迅的《无题》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勾勒出一种沉重的社会氛围,诗中的“万家墨面没蒿莱”不仅描绘了人们因生活压迫而变得黯淡无光的面容,也暗示了社会的贫困与无奈。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传统社会的艰苦与压抑。
接下来的“敢有歌吟动地哀”,则将读者带入一种更为深沉的反思。即使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中,人们仍然渴望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勇敢地吟唱出心底的悲哀呢?这一句不仅是对个体的拷问,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沉痛反思。
最后两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心事如同浩瀚的宇宙,无法言表,然而在无声的深处,却能听到心灵的惊雷。这种惊雷,既是痛苦的宣泄,也是对未来的希望与觉醒的暗示。
通过这种内外对比与冲突,鲁迅成功地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使读者在感受到悲哀的同时,也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困苦环境中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关怀的呼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家墨面”意指什么?
a) 富贵人家
b) 生活艰难者
c) 学者
答案: b
“于无声处听惊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绝望
c) 内心的冲突与觉醒
答案: c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鲁迅的《无题》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但鲁迅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沉重,而徐志摩则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怀旧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念。两者的情感基调迥异,却都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