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52
作者: 鲁迅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伟大人物的怀念与感慨。仿佛他在深思中脱去了帽子,心中怀揣着沉重的思想,却感到时代的窘迫。即使他的智慧和才华如同万里行走,却仍然无法改变现状,最后无奈地回归到儿童的天真无邪。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人性与社会的种种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鲁迅关注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与思考。他对伟大人物的敬仰同时又有对时代的失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鲁迅心中的深刻感慨。诗人用“脱帽怀铅出”开篇,表现出一种尊敬与沉思,似乎在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接着“先生盖代穷”一句,点出了时代的困境,即使是伟大的思想者也难以改变这一切。最后的“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则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纯真和理想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现实的残酷。整首诗情感深邃,蕴含着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伟人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反思,表达了鲁迅对社会变革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脱帽怀铅出”意指什么?
A. 轻松自在
B. 敬意与沉思
C. 失落和沮丧
诗中的“先生”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A. 一位平凡的人
B. 伟大的思想者
C. 儿童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乐观
B. 无奈与失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鲁迅的《吊卢骚》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但鲁迅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体命运的关注,而杜甫则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展现了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