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 夏景集曲名》

时间: 2025-05-02 19:49:50

诗句

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

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

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

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

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

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9:50

原文展示

蓦山溪 夏景集曲名
元好问 〔元代〕

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
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
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
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
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
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
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
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

白话文翻译

在梁州的夏天,南边的河岸上荷花盛开,娇艳欲滴。正值人月将圆之时,庆贺圣朝的荣光在世间传扬。桂树的香气弥漫,早早便夺得了锦标,春光明媚,年轻人尽情游玩,沉醉于蓬莱仙境。谒见金门的贵族,位于小镇的西南方。品德如同三台星般耀眼,雄心壮志在江南江北广为人知。归来的路上欢乐连连,良辰美景近在咫尺,风流的少年,玉团儿般的歌声,为我们唱出千秋的岁月。

注释

  1. 梁州:指现今的四川省,因其气候适宜,夏季景色优美。
  2. 南浦:指南边的河岸。
  3. 贺圣朝:庆贺圣明的朝代。
  4. 桂枝香:桂树的香气,象征着美好。
  5. 锦标:比喻优秀的成就。
  6. 烂醉蓬莱里:形容沉醉于美好的景致中。
  7. 谒金门:见到高贵的门第。
  8. 品令:指品德、风范。
  9. 三台:比喻高尚的德行。
  10. 风流子:形容风度翩翩的年轻人。
  11. 千秋岁:长久的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隐,元代著名诗人、词人。他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时期,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诗中描绘的夏日景象与欢乐气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夏日的美丽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作者通过描写南浦的荷花、桂枝的香气,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悦人的氛围,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人月欲圆时”的描写,暗示了人们的团圆与欢乐,而“贺圣朝”则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的庆祝。通过“少年游,烂醉蓬莱里”的描写,表现了年轻人享受生命,追求快乐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又有对生活的热情赞美。诗人在描绘外在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欢愉与自豪,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和谐。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歌不仅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描绘夏天的梁州,南边的河岸上荷花盛开,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夏日景象。
    • “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暗示人们在团圆之际庆祝国家的繁荣,体现了对社会的认同感。
    • “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桂树的香气四溢,象征着成功与美好。
    • “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年轻人在春光中尽情游玩,沉醉于美好的环境中,传达出享受生活的情怀。
    • “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拜访高贵的门第,强调了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
    • “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形容人的品德远扬,显示出对才华与德行的赞美。
    • “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归家的路上充满欢乐,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 “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风流的年轻人如玉团般美丽,歌唱着长久的岁月,传达出对青春的赞美。
  2. 修辞手法

    • 比喻:“烂醉蓬莱里”将美好的夏景比作仙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美丽景色和欢乐的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1. 荷花:象征美丽与纯洁,代表夏天的生机。
  2. 桂枝:象征高尚与优雅,传达出对品德的追求。
  3. 蓬莱:寓意仙境,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金门:象征权势与地位,反映社会的层次感。
  5. 少年:象征青春与活力,体现了对年轻人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哪个?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谒金门贵”中的“金门”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社会地位
    • C. 精神世界
    • D. 个人成就
  3. 诗中的“风流子”指的是?

    • A. 年轻的诗人
    • B. 风度翩翩的人
    • C. 追求梦想的人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个体的感受。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历史背景为基础,反映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词人研究》:探讨元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
  2.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解析。
  3.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流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岑水岭二首 半山寺三首 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 得亲老家问 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送王长文赴上庠 赠蜀中相士范思齐往全州见万先之教授 书莫读 昼睡闻鴈 感秋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友声 比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咄咄逼人 投漆 涣彰 戈字旁的字 壁报 雕章缋句 猛虎离山 古语常言 豸字旁的字 包含畀的词语有哪些 长矢射天狼 尽室以行 齐字旁的字 包含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