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6:02
零落攲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这棵槐树在路中零落倾斜,盛开的时节我曾感受过太平的风光。清晨迷茫的天上,车驾正归春苑,傍晚送走的鸾旗指向洛宫。从那时起,北方的烟尘四起,东边再无消息可寻。如今只剩下孤独的树根,鸟儿啄食虫子,生机全无,杂草丛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时局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表面描绘一棵槐树的衰败,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深切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吴融的《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通过一棵槐树的衰败,传达了他对往日太平盛世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动荡的无奈。诗的开头“零落攲斜此路中”,生动地描绘了槐树的凋零景象,暗喻国家的衰败。接下来的“盛时曾识太平风”,则引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愈加突显了眼前的落寞。
诗中“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写出了朝廷的繁华与安定,却又在“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中透露出社会的动荡与战乱,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最后两句“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周围杂草丛生,然而这个孤独的树根却仍在顽强生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现实动荡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思考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意指什么?
A. 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B. 诗人对战争的向往
C.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D. 诗人对槐树的喜爱
诗中提到的“鸾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皇帝的象征
C. 诗人的名字
D. 地理位置
诗中的“孤根”象征着:
A. 生命的希望
B. 社会的繁荣
C. 孤独与无奈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