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07
沁园春
谭处端 〔元代〕
好没来由,名利区区,几时尽头。
算荣华富贵,名高位显,妻儿艳女,肯做持修。
冷淡玄门,清虚妙道,苦涩难行孰意留。
修行路,悟轮回生死,有分仙流。
除身尽是闲愁。猛割断冤情去便休。
顶青巾布素,随缘度日,逍遥云水,物外遨游。
闲里寻闲,损之又损,火灭烟消绝外求。
将归去,这酆都路变,蓬岛瀛洲。
这世间的名利真是毫无道理,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算起来,荣华富贵、名声显赫、妻儿美丽,难道真值得我去执着追求吗?
面对冷淡的道理,高深的道理,修行的路途艰辛,谁愿意停留?
在修行的道路上,领悟生死轮回,能够得到的只是仙人的流派。
除了身体,心中满是闲愁,痛快地割断冤情就可以了。
顶着青巾,穿着素衣,随缘过日子,逍遥自在地游历于云水之间。
在闲暇中寻找闲暇,损失再损失,像火灭了烟消一样,绝对不再追求外物。
最终,我将归去,这酆都的路途变成了蓬莱的岛屿。
谭处端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厚的道教文化背景和哲学思考而闻名。其作品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理的探讨,风格清新、淡雅。
《沁园春》创作于元代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人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常感到空虚和迷茫。诗人在此背景下,探讨名利的虚幻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对修行和仙道的向往。
《沁园春》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冷淡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便以“好没来由,名利区区,几时尽头”引入,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质疑。整首诗在内容上呈现出一种对物欲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名利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的无奈与疲惫。
在意象上,诗中提及“青巾”、“布素”等道家修行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随缘度日,逍遥云水,物外遨游”,传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人们,真正的自由在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深邃,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通过对名利的剖析和对道理的领悟,诗人最终得出了一种心灵的归宿,形成了诗歌的主题思想——修行与超脱。
好没来由,名利区区,几时尽头。
算荣华富贵,名高位显,妻儿艳女,肯做持修。
冷淡玄门,清虚妙道,苦涩难行孰意留。
修行路,悟轮回生死,有分仙流。
除身尽是闲愁。猛割断冤情去便休。
顶青巾布素,随缘度日,逍遥云水,物外遨游。
闲里寻闲,损之又损,火灭烟消绝外求。
将归去,这酆都路变,蓬岛瀛洲。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名利的虚幻和精神追求的真实,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于世俗的渴望,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青巾布素”象征什么?
诗中“随缘度日”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