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54:59

诗句

怡园好,心境一时清。

小阁真如天上坐,假山宛似画中行。

细雨湿江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59

原文展示:

怡园好,心境一时清。
小阁真如天上坐,
假山宛似画中行。
细雨湿江城。

白话文翻译:

这座怡园真好,让我的心境在此刻变得清明。
小阁楼就像是在天上坐着,
假山仿佛在画中移动。
细雨轻轻滋润着江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怡园:意为“愉悦的园子”,指一个优雅的园林。
  • 心境:心情和境界的结合,指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 小阁:指小的楼阁,通常是园中供人休憩的建筑。
  • 假山: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山,常用于装饰。
  • 湿江城:指的是因细雨而湿润的江边城市。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天上”与“画中”这两个意象反映了传统中国园林的理想状态,常用于诗歌描述山水景色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散之(1884-1954),字子华,号散之,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这首《望江南》创作于林散之晚年,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喧嚣世界的逃避与反思。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是一首描绘江南园林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怡园的美丽景色以及内心的清明宁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怡园好,心境一时清”不仅抒发了对怡园的赞美,也引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给读者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小阁真如天上坐,假山宛似画中行”运用比喻手法,将小阁楼的高洁与假山的灵动形象化,描绘出一种仿佛置身于仙境的美妙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细雨湿江城”则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细雨滋润着江城,增添了诗歌的情境感,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出他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传统诗词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怡园好,心境一时清:怡园的美好让诗人的心境瞬间清澈。
  2. 小阁真如天上坐:小阁楼的高耸仿佛让人身处天上,强调其独特的美。
  3. 假山宛似画中行:假山的美丽景象如同一幅画卷,生动而富有动感。
  4. 细雨湿江城:细雨滋润着江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阁比作天上的座位,假山比作画中的景象,增强了诗的形象感和审美效果。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在繁华喧嚣中渴望宁静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怡园:象征自然美与心灵的宁静。
  • 小阁:代表高雅的生活空间。
  • 假山:象征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结合。
  • 细雨:象征清新、滋润,给人以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怡园”是什么样的地方? A. 一个忙碌的城市
    B. 一个愉悦的园林
    C. 一座高山

  2. “小阁真如天上坐”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细雨湿江城”表达了什么样的气氛?
    A. 热闹
    B. 宁静
    C. 伤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林散之的《望江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可以看到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林散之更注重于描绘宁静的园林景色,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感伤,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 《林散之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其一 兰陵王 百字令 金缕曲·甲午送魏铁三 解连环·酬任公用梦窗留别石帚韵 溪居夜月 山水便面 送春 长安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七辇 绝命 业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相书 立字旁的字 时运不齐 真凶实犯 锋镝余生 兵微将寡 示字旁的字 甍甍 飞字旁的字 包含丢的成语 苍颜白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