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春》

时间: 2025-05-02 20:28:11

诗句

强对东风酒一尊,留君无计黯消魂。

绿波芳草汀边路,飞絮残阳柳外村。

莺倦语时浑寂寞,客伤离处又黄昏。

寒灯孤馆何曾寐,山雨潇潇独闭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8:11

原文展示:

强对东风酒一尊,
留君无计黯消魂。
绿波芳草汀边路,
飞絮残阳柳外村。
莺倦语时浑寂寞,
客伤离处又黄昏。
寒灯孤馆何曾寐,
山雨潇潇独闭门。

白话文翻译:

对着东风我举起酒杯,
但愿留下你,奈何无计消散心中愁苦。
绿波荡漾,芳草如茵,路边景色怡人,
飞舞的杨絮在残阳映照下,村庄朦胧可见。
黄莺在此时因疲倦而低声吟唱,
而我在离别之处,伤感得只见黄昏。
寒冷的灯光下,我在孤馆中难以入睡,
山雨淅淅沥沥,门紧闭着,独自一人。

注释:

逐句解释:

  • 强对:强行面对,表示一种无奈的态度。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留君无计黯消魂:希望能留下朋友,但无计可施,心中愁苦。
  • 绿波芳草:形容春天的美景,绿波指水中的波浪,芳草指美丽的草地。
  • 飞絮:指杨柳絮,春天随风飘飞的柳絮。
  • 莺倦语:黄莺因疲倦而低声鸣叫。
  • 黄昏:黄昏时分,象征离别的忧伤。
  • 寒灯孤馆:寒冷的灯光下,孤独的馆舍。
  • 山雨潇潇:细雨淅淅沥沥,描绘一种孤独的情景。

典故解析:
此诗中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离别之情常见于古诗。东风常用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在此处却与离别的愁苦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勖,明代诗人,生于盛世,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其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映衬人事。

创作背景:
《送春》创作于春天,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与惜别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友谊和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送春》一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离愁。诗的开头以“强对东风酒一尊”引入,直接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此时,春风送暖,酒杯相对,然而内心的愁苦却无法消散,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景象描绘充满了生机与美感,“绿波芳草汀边路”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而“飞絮残阳柳外村”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在这里,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离别的惆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莺倦语时浑寂寞”,黄莺的低语与寂静的环境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客伤离处又黄昏”感叹离别的痛苦,黄昏时分的忧伤与孤独感倍加浓厚。

最后两句“寒灯孤馆何曾寐,山雨潇潇独闭门”以寒灯和山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愁苦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强对东风酒一尊:以酒作引,表现出对友人的热情,但又显得有些无奈。
  • 留君无计黯消魂: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能为力,心中愁苦难以释怀。
  • 绿波芳草汀边路: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 飞絮残阳柳外村:通过描绘飞絮与村庄,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莺倦语时浑寂寞:黄莺的低语与寂静的环境交织,表现出孤独的心情。
  • 客伤离处又黄昏:客居他乡的伤感与黄昏的意象结合,强调离别的痛苦。
  • 寒灯孤馆何曾寐:寒冷的灯光下,诗人难以入睡,体现出内心的孤独。
  • 山雨潇潇独闭门:山雨淅沥,门紧闭,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封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波”“芳草”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拟人:如“莺倦语”赋予鸟儿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寒灯孤馆”“山雨潇潇”,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与对离别的伤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离别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绿波芳草:代表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飞絮:暗示流逝的时光与离别的愁苦。
  • 寒灯:象征孤独与寂寞。
  • 山雨:传达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强对东风酒一尊”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2. “寒灯孤馆何曾寐”中“孤馆”指的是什么?

    • A. 热闹的酒馆
    • B. 寂静的居所
    • C. 美丽的花园
  3. 诗中提到的“飞絮”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离别的愁苦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与离愁。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春草的生长与离别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的情感深度。

诗词对比:
李勖的《送春》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均涉及离别,但前者更多表现自然之美与离愁,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友人的送别,情感更加直接与深刻。两者皆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但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李勖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诗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悲落叶 听钟鸣 红梅 感怀三首 其三 杨冢宰起元 感怀三首 其二 叶太保梦熊 感怀三首 其一 王御史度 王朝云 包孝肃 宿营小岭密公方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残尸败蜕 坐视不顾 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志骄意满 瓦釜之鸣 臼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大获全胜 局司 隐翳 支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包含柝的词语有哪些 失期 各言其志 颁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