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三六三》

时间: 2025-05-03 14:02:37

诗句

二宗独显幸能闻,往复斯间若转轮。

彼学红尘辨善恶,斯门遗世复忘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02:37

原文展示:

二宗独显幸能闻,往复斯间若转轮。
彼学红尘辨善恶,斯门遗世复忘身。

白话文翻译:

这两位宗师的教义显而易见,我有幸能听到。
在这个往复循环的世界中,他们的智慧就像转动的轮子。
那边的人学习世俗的道理,分辨善恶,而这里的人则遗忘世俗,淡泊名利。

注释:

  • 二宗:指代两位宗师或宗教流派,可能是道教或佛教。
  • 独显:独特地显现,表现出。
  • 幸能闻:有幸能够听到。
  • 往复斯间:形容时间或事物的循环。
  • 彼学红尘:他们在世俗中学习,红尘意指世俗生活。
  • 辨善恶:分辨是非曲直。
  • 斯门:这里的门,指代某种学说或宗教。
  • 遗世:超脱于世俗,离开尘世的纷扰。
  • 复忘身:再次忘却自己的存在,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是当代诗人,作品常常探讨哲学与人生态度,对道教和佛教有较深的理解与体会。他的诗风清新,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离,诗人通过对宗教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二宗独显幸能闻”,表明诗人对宗教真理的敬仰和渴望,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接下来的“往复斯间若转轮”则引发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深思,暗示着世事如轮回般循环不息。

后半部分的“彼学红尘辨善恶,斯门遗世复忘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世俗的追求,强调善恶的判断,而后者则表达了对超脱的向往,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通过对比,诗人意图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中,人们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传递出深邃的思想,鼓励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学会放下世俗的牵绊,寻求内心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对宗教知识的渴求,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向往。
  • 第二联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出生命的循环与哲学的思考。
  • 第三联反映了世俗生活的复杂与困扰,强调了善恶的辨析。
  • 最后一联则展示了对超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往复斯间若转轮”用转轮比喻时间的循环,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彼学”与“斯门”的对比,突出世俗与宗教的两种人生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追求与世俗的抉择,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宗:代表宗教的智慧与教义。
  • 红尘:象征世俗繁杂的生活。
  • 善恶:道德观念的分辨。
  • 遗世:超脱于尘世的宁静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宗”指的是: A. 两个宗教
    B. 两位宗师
    C. 两个学派
    D. 两个时代

  2. 诗中提到的“红尘”意指: A. 美丽的风景
    B. 世俗生活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遗忘尘世
    C. 不屑一顾
    D. 理解包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传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李白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而伯昏子的诗则更倾向于哲学的思考与宗教的智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与哲学思考》
  • 《宗教哲学与文学》

相关查询

齐安郡夫人挽章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四 菩萨蛮 和如庵 其一 寄当涂王守叔坚 闻德远与曾裘甫黎师侯会饮范周士所 其三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 临江仙 吴城阻风 吴伯承生孙交游共为之喜凡七人分韵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某得啼定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传闻 竹字头的字 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余的词语有哪些 横眉竖目 片甲不还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小榻 万无此理 祸生萧墙 连鸡之势 丿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撤废 廾字旁的字 狗追耗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