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桥仙 喜雨》

时间: 2025-05-01 21:04:08

诗句

纥干生处。

几时飞去。

欲去被天留住。

野人得饱更无求,看满意、一犁春雨。

田家作苦。

浊醪酿黍。

准备岁时歌舞。

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4:08

原文展示:

《鹊桥仙·喜雨》

纥干生处。几时飞去。欲去被天留住。
野人得饱更无求,看满意一犁春雨。
田家作苦。浊醪酿黍。准备岁时歌舞。
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

白话文翻译:

在那纥干生长的地方,几时才能飞去呢?想走却又被天留住。
乡野的农人已经吃饱了,更没有其他的要求,看着一犁春雨,心满意足。
田家虽然辛苦,却在酿造浊醪和黍米,准备着过年的歌舞活动。
不妨分我一只猪蹄,让我也听听这欢快的歌声。

注释:

  • 纥干:一种植物,通常指生长在湿地的芦苇等。
  • 浊醪:指用谷物酿造的浑浊酒。
  • 豚蹄:猪的蹄,通常指猪肉。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春雨”与“田家作苦”反映了农耕社会人们对雨水的珍视和依赖,表达了丰收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因,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多样,善于描写自然景观与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在元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诗人在田间观察到丰收的喜悦,借此抒发对乡土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鹊桥仙·喜雨》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人对丰收的期待与满足。诗的开头以“纥干生处”引入,带有乡土气息,营造出田野的生机。农人“得饱更无求”的状态,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知足与安然,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接着,通过“浊醪酿黍”的描绘,展示了田家在辛苦劳作后的庆祝与欢乐。最后一句“分我一豚蹄”,更是将生活的乐趣与人情味融入其中,表现了农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气韵生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生活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纥干生处:描绘生长着纥干的地方,暗示自然环境。
    2. 几时飞去: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思索。
    3. 欲去被天留住:想要离开却被自然束缚,显示出无奈。
    4. 野人得饱更无求:农人已饱,心态知足。
    5. 看满意一犁春雨:春雨滋润大地,象征丰收的希望。
    6. 田家作苦:田家虽然辛劳,但也有收获。
    7. 浊醪酿黍:酿酒与准备粮食,体现生活的乐趣。
    8. 不妨分我一豚蹄:希望分享生活的美好,增添人情味。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排比、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恩与对生活的知足,传达了丰收的喜悦与乡土情怀。

意象分析:

  • 纥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春雨:代表滋润与丰收,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
  • 浊醪:象征劳动的成果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纥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饮料

  2. 诗中“田家作苦”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知足
    C. 愤怒

  3. “不妨分我一豚蹄”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A. 希望获得分享
    B. 希望独享
    C. 希望离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与生机。
  • 《静夜思》 by 李白:在安静夜晚思乡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刘因的《鹊桥仙·喜雨》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生活,但刘因更注重乡村的细腻情感,而王之涣则着重壮阔的景色与志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因研究》

相关查询

皇恐滩三首 其一 春寒 之永和小憩资寿寺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月山 暮寒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傅出守秀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俘的词语有哪些 飘然而至 石字旁的字 包含缘的词语有哪些 鬼头鬼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丿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遗业 幸脱 匿迹隐形 舞弊营私 蠲息 寸字旁的字 中脘 婚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