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寒》

时间: 2025-04-25 05:08:54

诗句

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

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08:54

原文展示

春寒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
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阳光和暖风一同来临,桃花向我报告李花已经盛开。
我等你把衣裘都脱下来,然而半夜时分春寒又悄然回归。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日:指有风的阳光明媚的天气。
  • 晴暄:晴朗温暖的天气。
  • 告报:报告、通知。
  • 减尽:减去、脱去。
  • 衣裘:指厚重的外衣,通常指冬装。
  • 特地:特别、专门。
  •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春天的变幻无常,尤其是春寒与春暖之间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气候变化无常,特别是在春天,早晚温差较大。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暖阳与夜半的寒冷,表现了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春寒》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美好,阳光明媚,暖风拂面,桃花与李花相继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后两句却揭示了春天的寒冷反复,令人感受到春寒的突如其来,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温暖的日子里,仍需警惕寒冷的侵袭。这种情感的转折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揭示了生活的无常。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日晴暄一并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共同降临。
  • 桃花告报李花开:桃花盛开,像是在通报李花也开始绽放,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待君减尽衣裘了:期待朋友或自己在这样的温暖天气中脱去厚重的冬衣,象征着迎接春天的心情。
  • 夜半春寒特地回:出乎意料的春寒在夜间悄然回到人们身边,反映了春天的不稳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和李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氛围,表现了春寒的无常与生活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春天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李花:代表着春天的繁荣与美好。
  • 衣裘:象征着冬天的寒冷与束缚,期待的脱去则代表着对自由与温暖的向往。
  • 春寒:象征着春天的多变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温暖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与“李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收获
    B. 春天的复苏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2. 诗的最后一句“夜半春寒特地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寒冷的恐惧
    C. 对春天气候变化的无奈
    D.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杨万里的《春寒》更侧重于气候的变化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怆情感,两者在春天的描写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至节矣犹未见梅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前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其二 昨见子畅尉曹与灵鹫长老年公用蕃船字韵唱酬佳什用韵呈年老 社后一日风雨中作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 十九日雨中 昨日 挽宋柳州绶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慎重其事 廉顽立懦 胆裂魂飞 明盘 广字头的字 小绥 牛字旁的字 局踚 一时之选 角字旁的字 山栖谷隐 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包含伤的成语 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油油腻腻 母字旁的字 尽盘将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