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18
谒金门 秋望
邵亨贞 〔元代〕
秋雨里。目断一溪烟水。隐隐人家疏树底。
渡头灯火起。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
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
在秋雨中,我远望一条烟雾缭绕的小溪,隐约看到人家的炊烟袅袅,树木稀疏。
渡口的灯火闪烁,风吹动着远处的蒲苇。虚空的堂屋里,香气渐渐冷却,窗前的几件物品。
我突然感觉到夜晚的凉意透过翠绿色的被褥侵袭而来,心中不禁感慨,如今还有多少美好回忆呢?
作者介绍:邵亨贞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元代中期,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兼具细腻与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天,诗人在秋雨中思索人生,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寂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秋天常被视为收获与思考的季节,诗人在此时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谒金门 秋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开篇的“秋雨里”便设下了沉静而略显忧伤的基调,诗人以“目断一溪烟水”开始,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烟雨朦胧的秋日景象,构建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隐隐人家疏树底”传达出一种遥远而孤独的感觉,仿佛在寻找某种熟悉的温暖。
“渡头灯火起”的描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些许生活的气息,灯火的闪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希望,然而随即而来的“风弄远汀蒲苇”又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似乎生活的温暖在风中被吹散。最后,诗人以“陡觉夜凉侵翠被”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夜的凉意让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凄凉,回忆起过往的美好与失去的时光。
整首诗的情感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流露无遗,既有对秋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给人一种深刻而又遐思的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目断一溪烟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香冷虚堂窗几”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您对邵亨贞的《谒金门 秋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