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5:26
作者: 庞俊 〔近代〕
竹外惊风振,漫漫雨色肥。
邻人防漏屋,慈母戒添衣。
凉意侵人薄,浓云逐鸟飞。
君看如火日,无地觅馀晖。
竹子外面,惊起了阵阵风,漫天的雨色显得沉重。邻居们都忙着防漏,慈爱的母亲提醒我们要多穿衣服。凉意渐渐侵袭,让人感到寒冷,浓厚的云层把鸟儿都赶走了。你看看,像火一样的太阳,此刻再也找不到一丝余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关怀,尤其是对家庭成员的关心。
作者介绍: 庞俊,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风格细腻。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庞俊的诗在情感上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切与反思。
创作背景: 《欲雨》创作于特定的气候变化时节,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即将来临的雨天,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以“惊风”和“雨色”构建了动静结合的场景,给人一种即将变化的预感。随后,邻居们忙着防漏,母亲则慈爱地提醒孩子们添衣,表现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机敏反应。这种细腻的描写,突显了家庭关系的温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凉意侵人薄”与“浓云逐鸟飞”,进一步营造出凉意和沉重的气氛,给人带来一种内心的寒意。最后一句“君看如火日,无地觅馀晖”则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太阳的赞美,也是对即将来临的雨天的感慨。诗人在描绘自然现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如火日”比喻太阳的热烈,而“浓云逐鸟飞”则赋予云层动态,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与家庭的温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生活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凉意侵人薄”是指什么?
“邻人防漏屋”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诗中的“如火日”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