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5:42
龙魄难驯也。肆昌狂云姨电伯,横天雨挂。开我炎黄千裔族,一烛千秋昼夜。几屈作洋夷轭马?八国联兵摧瓜剖,看云中首尾呻吟乍。鳞上血,僧鞭打。义和神帜消烟罢。问师兄阊阍微启,可曾悲吒?赛德先生邀不至,再数韶山史话。甚七七蚍蜉又惹?八格牙鲁真气焰,剩凄凉铠甲留人骂。君不见,屹然者?
这首诗描绘了龙的精神难以驯服的状态,狂风暴雨如同电闪雷鸣,横扫天空。希望我们炎黄子孙能够团结一心,传承千秋的文化。如今却屈服于外敌的侵略,八国联军的炮火如同割瓜般轻易。看那云中传来的痛苦呻吟,鳞片上染满鲜血,和尚的鞭子在身上抽打。义和团的旗帜已经消失,问师兄在这时是否感到悲伤?赛德先生的邀约未能如愿,再次提起韶山的历史。何以至今蚍蜉撼树之举又引发争端?如今的八格牙鲁气焰嚣张,剩下的只是凄凉的铠甲和愤怒的咒骂。你难道没有看到,依然屹立的存在吗?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爱国主义和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常用典故与历史事件融入诗中。
该诗创作于新时代背景下,反映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呼唤与对外来侵略的不屈抗争。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外敌侵略下的不屈精神。开篇以“龙魄难驯”引入,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坚韧而不可驯服,接着描述了狂风暴雨般的外部环境,暗示着国家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通过“开我炎黄千裔族”的呼唤,诗人表达了对民族团结的期望。
在描绘八国联军的侵略时,诗人使用“摧瓜剖”这样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敌人对中华大地的破坏与肆虐。而“鳞上血,僧鞭打”则通过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侵略者的残暴与义和团的悲壮。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悲愤与不屈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最终以“屹然者”收尾,传达了希望与坚定的信念。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屈呼唤,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希冀,表达了对外来侵略的愤怒与对民族团结的期望。
诗中“龙魄难驯”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国家的希望
B. 对民族精神的坚韧
C. 对外来文化的包容
D. 对历史的嘲讽
“八国联兵摧瓜剖”中“瓜剖”意指什么?
A. 象征和平
B. 轻易破坏
C. 甜蜜的生活
D. 文化的交融
诗中提到的“义和神帜”象征着什么?
A. 外国的侵略
B. 民族的团结与抵抗
C. 文化的传承
D. 历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