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4:26
作者: 黎伯元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始识通村坞,因寻遁世人。
园庐幽背郭,翁媪喜迎宾。
耕凿家随足,过从俗尚淳。
囊衣来避寇,终夕话酸辛。
我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庄,是为了寻找那些隐居的人们。
小园和茅屋静静地坐落在城郭的背后,老夫妻热情地迎接我。
在这儿,耕作与打井的生活与我所需相匹配,邻里之间的风俗淳朴。
我带着行囊来躲避敌人,整夜与他们谈论生活的艰辛。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倦。
作者介绍: 黎伯元,元代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作品多反映了社会动荡及个人的隐逸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的无奈与苦闷。诗的开头以“始识通村坞”引入,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感受,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净土。接着描写了老夫妻的热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彼此间的情感联系让人倍感亲切。这一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耕凿家随足”描绘了劳动的乐趣和安宁的生活,同时又提及“囊衣来避寇”,突显出生存的艰辛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质朴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切的情感,对比着安逸与动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和对战乱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动荡时局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性本善的信仰及对战乱的深切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翁媪”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夫妻
C. 隐士
D. 旅人
诗人来村庄的原因是:
A. 寻找宝藏
B. 避难
C. 游玩
D. 工作
诗中的“酸辛”主要指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无聊
D. 生活的富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黎伯元的作品更加强调对乡村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描绘,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