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16
舟次曲江题家书后
作者: 魏成宪 〔清代〕
每日扁舟向翠微,
鹧鸪相唤燕交飞。
春从薄暖轻寒过,
人自三枫五渡归。
西笑底须愁索米,
南禅曾此话传衣。
预思樱笋登厨候,
到及林园绿正肥。
每天我都划着小舟向着青翠的山头,
鹧鸪在呼唤,燕子在空中飞翔。
春天在微暖与轻寒之间流转,
人们从三枫和五渡归来。
西边的人笑着,却还愁着要米,
南方的禅僧曾在这里聊过衣裳的事。
我预想樱笋在厨房里等待,
等到林园里绿色的果实正丰腴。
作者介绍:魏成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诗人乘舟游览曲江,感受自然的美好,同时表达对家乡生活的思念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这首诗以“舟次曲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春游的情景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以“每日扁舟向翠微”引入,描绘了舟行于青翠山水之间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通过“鹧鸪相唤燕交飞”,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春从薄暖轻寒过”一句,巧妙地抓住了春天的特性,既有温暖又不失清凉,象征着春天的变幻和生命的复苏。而“人自三枫五渡归”则转向人事,表现出人们的归来,可能是指游子归乡或者劳作归来,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西笑底须愁索米”突显了生活的艰辛,虽有欢笑,但背后却是对生活琐事的忧虑。最后以“预思樱笋登厨候”结束,诗人满怀期待,展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未来丰收的期盼。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生活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西笑底须愁索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樱笋”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