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44
原文展示:
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时无日影,终夜有猿声。路入溪云过,人穿鸟道行。不堪孤驿望,风雨动乡情。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作为西南的使者,穿越了覆盖着千重树林的路程。四季中没有日影,整夜都能听到猿猴的叫声。道路穿过溪流和云雾,人们沿着狭窄的鸟道行走。在孤独的驿站上远望,风雨激起了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担任西南地区的使者时所作,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孤独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千林覆去程”、“四时无日影”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和环境的幽暗,而“终夜有猿声”则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后两句“不堪孤驿望,风雨动乡情”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孤独驿站上的思乡之情,风雨的意象更是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强烈和迫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旅途的艰险和孤寂,以及风雨的意象,强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寇准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千林覆去程”形容的是: A. 旅途的艰险 B. 旅途的美丽 C. 旅途的平坦 D. 旅途的快捷
诗中“风雨动乡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旅途的喜爱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孤独的享受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