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5:39
山中
寂寥空谷久相容,
行道何须向别峰。
山腹引泉因煮茗,
岭头乘雨为栽松。
倚天杰阁巢灵鹤,
彻海澄潭卧毒龙。
樵客岂能知住处,
草堂终日白云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谷,长久以来与世无争。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何必要去攀登其他的高峰?山腹引出的泉水正好用来煮茶,而山岭上则趁着雨水栽种松树。高耸入云的阁楼上栖息着灵鹤,清澈的潭水中卧着毒龙。砍柴的人怎能知道我隐居的地方?我的草堂终日被白云所笼罩。
作者介绍:善住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其诗风清新脱俗,往往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其时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于山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山中》是一首具有浓厚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幽静山谷与令人向往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首句“寂寥空谷久相容”便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恩赐,如“山腹引泉因煮茗”描绘了山中清泉流淌,正好用来泡茶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岭头乘雨为栽松”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珍惜,雨水滋润着松树的成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生机。
后半部分描绘了高耸的阁楼与灵鹤的栖息,形成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而“彻海澄潭卧毒龙”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的两面性,既有灵动的美景,也潜藏着危险。
最后两句“樵客岂能知住处,草堂终日白云封”,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自得与满足,砍柴的人无法理解他的选择,草堂被白云所笼罩,象征着他与外界的隔绝,尽享清幽的生活。
整首诗运用清新的意象和恰到好处的比喻,展现了隐逸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鹤”象征什么?
A. 危险
B. 自由与高洁
C. 寂寞
“樵客岂能知住处”中的“樵客”指的是谁?
A. 诗人
B. 砍柴的人
C. 隐士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