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8:15
众林坠黄叶,皴皮抱翠枝。
自然根性在,不为雪霜移。
灵润承多露,清阴贯四时。
婆娑岁寒意,每到坐迟迟。
在众多的树林中,黄叶纷纷落下,苍劲的树皮紧紧包裹着翠绿的枝条。
这种自然的根性依然存在,不会因为雪霜的侵袭而改变。
灵气和润泽承载着多重露水,清幽的阴影贯穿四季。
在这婆娑的岁寒意中,每次坐下总是迟迟不愿离去。
诗中提到的“雪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考验,而“根性”则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古人常用竹、松、柏等植物象征气节和品德,此处的“翠柏”则可能暗示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
吴中复,宋代诗人,生于吴中,文学修养深厚,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西园十咏》是作者对西园风景的赞美,诗中描绘了翠柏亭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在四季变化中自然物象的生命力及其对人的启示。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中的翠柏树,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诗的开头以“众林坠黄叶”引入,引发读者对季节更迭的思考,黄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但转而用“皴皮抱翠枝”来展现翠柏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强调这种“根性”不会因“雪霜移”而改变,表现了自然界中事物的恒常与坚韧。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灵润承多露”描绘了树木在晨露滋养下的灵气,突显出生命的活力。最后一句“婆娑岁寒意”,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深切眷恋。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众林坠黄叶”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诗歌中提到的“灵润承多露”主要表达了什么?
“婆娑岁寒意”中“婆娑”指的是什么?
可以将此诗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描绘和情感表达。吴中复的诗更强调生命的坚韧与清新,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寄托。
这样的内容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西园十咏·翠柏亭》的诗意与背景,增加对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