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4:50:21

诗句

石头城下系孤篷,满眼兴亡六代宫。

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墓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

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21

原文展示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
满眼兴亡六代宫。
吴晋山川非旧国,
宋齐陵墓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
花月高歌永夜中。
欲问渔翁浑不识,
年年江上蓼花红。

白话文翻译

在石头城下停着一只孤独的小船,眼前满是六朝兴亡的宫殿遗迹。吴国和晋国的山川已经不是昔日的故国,宋、齐的陵墓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萧瑟。祭品无法进入诸天的神界,只有在这永夜中高歌花月。想要询问渔翁,他却浑然不知,年复一年,江边的蓼花依旧红艳。

注释

  • 石头城: 指南京,六朝时期的都城。
  • 孤篷: 孤独的小船,象征着孤独和无依无靠。
  • 兴亡六代宫: 指六朝(东吴、东晋、南朝等)历史的繁荣和衰败。
  • 吴晋山川: 指吴国和晋国的山河,已不复存在。
  • 宋齐陵墓: 指宋、齐的帝王陵墓,表现出历史的沉重与苍凉。
  • 牺牲不入诸天界: 祭品无法进入神灵的世界,表现出对往昔的哀叹。
  • 花月高歌: 在漫长的黑夜中歌唱花与月,象征对生活的寄托与向往。
  • 渔翁: 渔夫,象征平凡的生活与对历史的无知。
  • 蓼花红: 蓼花常生于水边,红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蓝仁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诗风以清新和感伤为主,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古遗迹感慨历史的沧桑,反映了人们对兴亡更替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城的孤舟与六朝的宫殿遗迹,展现出历史的沧桑感与时光的流逝。首联“石头城下系孤篷”,画面平静,孤舟在历史的河流中显得格外孤独,暗示着人类在历史长河面前的渺小。接着,诗人通过“满眼兴亡六代宫”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六朝的盛衰更替在眼前一览无遗,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兴亡无常的感慨。

“三、四句”中,诗人用“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墓但秋风”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荒凉,吴晋的山川已不再是故国,宋齐的陵墓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萧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后四句则转向内心的思考与感慨,“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尽管祭品无法进入神灵的世界,但在夜晚的花月中仍然可以高歌,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

最后,通过“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又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平凡中,渔翁的无知与江边蓼花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历史的无奈感慨,也有对生活的冷静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头城下系孤篷:在石头城下停着一只孤独的小船,暗示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2. 满眼兴亡六代宫:眼前是六朝兴亡的遗迹,反映历史的变迁。
  3. 吴晋山川非旧国:吴国和晋国的山川早已不是昔日的故国,表现对历史的感慨。
  4. 宋齐陵墓但秋风:宋齐的陵墓在秋风中显得萧瑟,暗示历史的苍凉。
  5. 牺牲不入诸天界:祭品无法进入神界,表达对往昔的哀叹。
  6. 花月高歌永夜中:在黑夜中高歌,象征对生活的寄托。
  7. 欲问渔翁浑不识:想询问渔翁,他却对历史毫不知情。
  8. 年年江上蓼花红:江边的蓼花年年红艳,象征生活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墓但秋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孤舟比喻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 拟人: “牺牲不入诸天界”赋予祭品以情感,增强了对历史的感慨。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珍惜,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头城: 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2. 孤篷: 代表孤独与无助。
  3. 六代宫: 历史的辉煌与衰败。
  4. 秋风: 象征萧瑟与无情。
  5. 花月: 代表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6. 渔翁: 平民百姓,对历史无知的象征。
  7. 蓼花红: 代表生命的延续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目《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蓝仁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石头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西安
    • D. 杭州
  3. “年年江上蓼花红”中的“蓼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历史的沉重
    • C. 爱情的悲伤
    • D. 战争的痛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登高》:杜甫的诗,反映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与《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登高》更加强调个人的悲壮与无奈,而《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则更为平和,融入了对平凡生活的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古代诗词中的历史观》

相关查询

晚步至湖上 感昔 当食叹 渔扉 有所感 独立 道室杂咏 天祺节日饭罢小憩 文章 初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岩 完美无缺 游间 殳字旁的字 拨乱之才 磊硌 聊胜于无 恨铁不成钢 万里鹏翼 鲸涛鼍浪 鸟字旁的字 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有理不在声高 馬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