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其二 法隆寺》

时间: 2025-04-30 01:51:23

诗句

陌阡深处。

一带平芜路。

寂寂伽蓝深院宇。

梵呗声中细雨。

巍巍圣迹金堂。

雨晴半柱斜阳。

壁画佛香参罢,汲泉饮水僧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1:23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二 法隆寺
金启孮 〔近代〕

陌阡深处。一带平芜路。
寂寂伽蓝深院宇。
梵呗声中细雨。
巍巍圣迹金堂。
雨晴半柱斜阳。
壁画佛香参罢,
汲泉饮水僧窗。

白话文翻译:

在那条幽静的乡间小路深处,有一条平坦的通道。
寂静的寺庙深院,显得格外宁静。
在细雨中,梵音悠扬。
巍峨的金色殿堂矗立在眼前。
雨后阳光斜射,映照在半个柱子上。
壁画散发着佛香,修行的僧人在窗前汲水饮用。

注释:

  • 陌阡:指乡间小路,陌:田间小路;阡:纵向的小路。
  • 伽蓝:佛教寺院的代称,指寺庙或佛教建筑。
  • 梵呗:佛教的音乐或唱诵,通常是用梵文唱的经文。
  • 圣迹:指与佛教相关的神圣地方或物品。
  • 壁画:指在墙壁上绘制的画作,通常为宗教题材。
  • 佛香:指香气,常与佛教仪式相关联。

典故解析:

法隆寺是日本的一座古老佛教寺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背景。诗中提到的“梵呗”与“壁画”均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宗教氛围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启孮(1893-1968),字君华,号宛风,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他游历法隆寺期间,表达了他在此处的感受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 法隆寺》是一首描写法隆寺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宗教圣地的深切感受。开篇的“陌阡深处”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随后的“寂寂伽蓝深院宇”则表现出寺庙的幽静与神秘,透出一种宗教的庄严感。

“梵呗声中细雨”描绘了在细雨中听到的梵音,音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意象不仅传达出一种平和的心境,也让人联想到佛教的宁静与智慧。接下来“巍巍圣迹金堂”进一步突出了法隆寺的宏伟,金色的殿堂象征着佛教的辉煌与庄重。

最后几句展示了雨后阳光的温暖,壁画散发着佛香,修行的僧人安静地汲水,形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整体来看,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与法隆寺的氛围完美融合,传递出一种对宗教文化的敬仰和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陌阡深处:引入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一带平芜路:描绘出通往寺庙的静谧道路。
  3. 寂寂伽蓝深院宇:强调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4. 梵呗声中细雨:将声音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和谐感。
  5. 巍巍圣迹金堂:突显法隆寺的宏伟与神圣。
  6. 雨晴半柱斜阳:描绘出雨后的美好景象。
  7. 壁画佛香参罢:强调宗教的文化氛围与修行的境界。
  8. 汲泉饮水僧窗:展现出僧人的生活状态,增添了人文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陌阡深处”与“一带平芜路”,形成对称结构。
  • 意象:如“细雨”“梵呗”,通过自然与宗教元素的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比喻:将环境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法隆寺的崇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对心灵净土的渴望,也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陌阡:象征乡土与自然。
  • 伽蓝:象征宗教与精神家园。
  • 梵呗:象征宗教仪式与信仰。
  • 金堂:象征佛教的辉煌与神圣。
  • 雨晴:象征自然的变化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陌阡”指的是: A. 城市街道
    B. 乡间小路
    C. 河流
    D. 山岭

  2. “梵呗”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佛教的音乐或唱诵
    C. 普通歌曲
    D. 民间音乐

  3. 该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1.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悲苦,与《清平乐》所传达的宁静与和谐形成鲜明对比。
  2. 《静夜思》(李白):同样是对静谧夜晚的描写,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清平乐》则更加强调宗教氛围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入理解《清平乐 其二 法隆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一 题小笔山水 题画 画玉台山图荅白沙先生陈公甫 题画三首 其三 题画三首 其二 题画三首 其一 题画 题画 倪云林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屎滚尿流 克字旁的字 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送故迎新 血字旁的字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枝戚 小字头的字 包含缕的词语有哪些 若出一轨 余饶 响喨 川字旁的字 鞋弓襪浅 降辔 水明山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