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0
周郎学仙吹玉笙,
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
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
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
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
相逢铁笛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
丛霄不许谢玄卿。
周郎学习仙人用玉笙吹奏,
玉笙的音调和谐如同丹山的七十二只凤凰在共鸣。
曾经侍奉瑶池的母亲参加宴会,
席间调侃董双成。
他被贬谪到人间的赤松洞,
洞口的桃花苦苦地迎送他。
南边寻找两位女子在湘水边,
十三弦的哀乐却无法奏成。
西洞庭,东洞庭,
在这里相遇铁笛和铜龙精灵。
从此在春天的玉台上吹奏,
丛云中不允许谢玄卿奏曲。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词曲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中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崇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周郎的形象,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周郎玉笙谣》通过对周郎与仙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的“周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具有理想化色彩的象征,代表着追求卓越与超脱的精神。诗中提到的“玉笙”与“七十二凤”,象征着音乐的美妙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同时,诗中对于人间的描写,如“赤松洞”和“桃花苦迎送”,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间的无奈与离愁。诗的最后,提到的“丛霄不许谢玄卿”,更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坚守与追求。整首诗在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情感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周郎的追求与遭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周郎学习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丹山七十二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