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伐墓松》

时间: 2025-05-01 00:15:21

诗句

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

封植难计年,龙鸾相错纠。

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

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

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

众咻谓宜然,一谔固所否。

梯航方勤远,斩刈或恐复。

众巅已成童,怀譬岂吾有。

欲为狂澜障,无奈铄金口。

几世培梁栋,一朝等薪槱。

壤树其可芟,不觉眦飞溜。

惟思植万本,易新以补旧。

初如牛羊散,渐见蛟虬走。

庶保墓域安,盘错至不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21

原文展示

《伐墓松》
作者:卫宗武〔宋代〕

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
封植难计年,龙鸾相错纠。
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
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
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
众咻谓宜然,一谔固所否。
梯航方勤远,斩刈或恐复。
众巅已成童,怀譬岂吾有。
欲为狂澜障,无奈铄金口。
几世培梁栋,一朝等薪槱。
壤树其可芟,不觉眦飞溜。
惟思植万本,易新以补旧。
初如牛羊散,渐见蛟虬走。
庶保墓域安,盘错至不朽。

白话文翻译

这棵古松真是郁郁葱葱、茂盛秀丽啊。
植树的年代难以计算,那龙和凤相互交错在一起。
天风吹动着清脆的竹笛,洞庭湖的水波喧闹而优雅地奏响。
护卫着它的如同珠玉般珍贵,期望它能长久如金石一般。
可是为何要用斧头砍伐,山中的树木又怎能自相残害呢?
众人都说这样做是理所当然,但我却坚决反对。
为了远行而辛勤搭建的船只,斩断了树木或许会再生。
众多的高峰已经变得幼稚,我又有什么比喻呢?
我想为狂暴的洪水筑起防障,但无奈金口难合。
几世以来培育的梁栋,转瞬之间就如同柴薪。
土壤中的树木可以被砍伐,却不知不觉中泪水流淌。
我只想种下万本新树,轻易地以新来替代旧。
起初如同牛羊散开,渐渐地像蛟龙在奔跑。
希望能保护墓地的安宁,盘绕交错直至不朽。

注释

  1.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繁茂的样子。
  2. 封植:种植、培育的意思。
  3. 龙鸾:龙和凤,表示吉祥之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4. 珠玉:比喻珍贵之物。
  5. 斧戕:用斧头砍伐。
  6. 众咻:众多的人的声音。
  7. 梯航:为了远行而搭建的船只。
  8. 狂澜:比喻洪水或巨浪,借指巨大的灾难。
  9. 薪槱:柴薪,借指被砍伐后的树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是宋代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情感。这首《伐墓松》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伐墓松》创作于社会动荡与生态破坏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古松的生长与伐木的矛盾,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以及对人类破坏行为的反思,呼唤人们关注生态保护。

诗歌鉴赏

《伐墓松》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借古松之生长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开篇便为古松设定了一个美好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尤其是“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一句,既有声感又富有画面感,带给人一种宁静与优雅的体验。

诗中反复提到的“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展现了诗人对古松的保护意识,表达了希望它永恒不变的情感。然而,随着“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诗人对砍伐的反思更为深刻,指出人类的自相残害。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古松的赞美到对砍伐的反思,最终回归到人类对自然的责任。诗人以“庶保墓域安,盘错至不朽”收尾,展现了对生态保护的希望与决心,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郁乎佳哉,古松茂而秀:描绘古松的美丽与繁茂。
  • 封植难计年,龙鸾相错纠:种植的时间难以计算,龙凤相交象征吉祥。
  • 天风动清籁,洞庭喧雅奏:自然的声音与景色交织,形成和谐美妙的画面。
  • 护之珠玉如,期以金石久:珍视古松,期待它像金石一样持久。
  • 夫何从斧戕,山木岂自寇:质疑砍伐行为,反思人类自相残害的行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松比作珠玉、金石,突出其珍贵和长久。
  • 拟人:赋予古松以情感,传达诗人对自然的关怀。
  • 对仗:如“龙鸾相错纠”与“天风动清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反映了对生态保护的呼吁,强调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松: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长久。
  2. 珠玉:代表珍贵与美好,暗示对自然的珍视。
  3. 龙鸾:象征吉祥与美好,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4. 斧戕:象征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警示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5. 墓域:象征生命归宿与自然生态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象征古松的美丽?

    • A. 龙鸾
    • B. 珠玉
    • C. 金石
    • D. 清籁
  2. 诗人对砍伐行为的态度是什么?

    • A. 理所当然
    • B. 积极支持
    • C. 反对
    •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庶保墓域安”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破坏自然
    • B. 保护生态
    • C. 寻找财富
    • D. 增建房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伐墓松》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自然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 别墅怀归 和袭美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挟瑟歌 樵人十咏。樵家 渔具诗。舴艋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声 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 送棋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谷字旁的字 朱鹭 直权无华 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彻头彻尾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精彩逼人 窏洝 止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兵贵先声 大破大立 赊请 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内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