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33
听说娑婆无量苦。死生总作轮回主。六贼操刀为伴侣。同居住。何曾顷刻抛离去。功德天和黑暗女。两人最是难相聚。有智主人俱不取。依吾语。从今更莫登门户。
听说娑婆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痛苦,生死轮回就像是不停的主宰。六贼(贪、嗔、痴、慢、疑、恶)像刀子一样成为我的伴侣,与我同居。难道有哪一刻能够将它们抛弃?功德与天理的和谐与黑暗的女人(指无明)最难以相聚。聪明的主人(指有智慧的人)绝不去追求这些。听我说,从今往后再也不要踏入这个门户。
梵琦,元代诗人,宗教思想深厚,作品多与佛教哲理相关,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性,常常探讨生死、轮回、苦乐等主题。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借助佛教思想表达对世间苦难的感慨,旨在提醒世人要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渔家傲》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世间苦难的认知和思考。全诗通过娑婆世界的描绘,将生死轮回的苦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诗中,"六贼操刀"形象地比喻了烦恼与痛苦的无处不在,诗人以此警示人们要警惕内心的贪嗔痴,避免被这些情绪所奴役。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功德天和黑暗女”,表明了善与恶的对立,强调了有智慧的人应该追求善良,而非沉溺于无明与愚昧之中。最后一句“从今更莫登门户”则是一种劝诫,提醒人们不要再陷入世俗的纷争与苦难之中。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引发读者对生命、苦难和解脱的深思,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哲学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间苦难的深刻反思,劝诫人们要超越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远离烦恼。
“娑婆”指的是哪个概念?
A. 快乐的地方
B. 痛苦的世界
C. 安静的乡村
D. 读书的殿堂
六贼是哪六种烦恼?
A. 喜、怒、哀、乐、爱、恨
B. 贪、嗔、痴、慢、疑、恶
C. 富、贵、荣、华、名、利
D. 生、死、病、老、苦、乐
诗中提到的“黑暗女”比喻什么?
A. 快乐的状态
B. 无明与愚昧
C. 美丽的女子
D. 幸福的生活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对比,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苦与乐,但《渔家傲》更倾向于内心的解脱与超脱,而《琵琶行》则强调感情的悲切与人间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