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51
金缕曲 题斋毁石存图
寇梦碧 〔近代〕
万沉沉夕。是何因禺强一怒,猛翻鳌极。
大块訇豗鸣土鼓,闪烁妖光红碧。
乍惊定尚存残息。阿阁料难巢阿凤,
甚牵萝莫补团瓢壁。犹梦阻,八飞翼。
半楹差可留馀籍。几搜寻劫灰堆里,
宛然吾石。变幻苍黄经岁事,
蓦地春回紫陌。忍更吊柏人冤魄。
青玉摩挲成独往,惯长宵那识东方白。
天未补,作词客。
在这沉沉的黄昏之时,为何禺(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愤怒,翻动了大海的波涛?
大地如同震响的鼓声,妖异的光彩闪烁,红色与碧色交织。
刚刚惊醒,却发现仍留有残存的气息。阁楼上,难以再栖息凤鸟,
更无法修补那破碎的瓢壁。梦想被阻挡,八只飞翼难以展翅。
半边的梁柱或许还可留下些许余韵。曾几何时在劫灰的堆积里,
竟然还找到了我那块石头。岁月变换,苍黄交替,
忽然春天又回到了这紫陌上。忍不住为那些冤屈的灵魂而悲伤。
青玉般的摩挲成了独行的旅途,长夜里又怎能辨识东方的白光。
天未曾修补,作词的客人。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其作品常融合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以女性视角探讨社会和人生。
《金缕曲》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全诗以黄昏的沉重气氛开篇,描绘出一种无力和悲伤的情感。诗人在对自然力量的描绘中,巧妙地引入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中“禺强一怒”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威严,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破碎的阁楼与凤凰的描述,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几搜寻劫灰堆里,宛然吾石。”一句,表现了在灾难与毁灭之后,仍然存在着希望的象征。石头作为坚固的象征,带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忍更吊柏人冤魄”,表达了对逝去生灵的哀悼,揭示出人世间的悲剧与无常。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且在内容上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围绕着对理想破灭的哀伤与对残存希望的探求,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纠葛。
诗中“阿阁”指代什么?
A. 楼阁
B. 朋友
C. 书籍
D. 动物
“犹梦阻,八飞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忍更吊柏人冤魄”中“柏”象征着?
A. 生机
B. 忍耐
C. 哀悼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