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22
金缕曲 四月十五深宵玩月
作者: 潘榕 〔清代〕
云静长空碧。照中天山河弄影,楼台增色。
午夜漏沉庭院静,万籁无声寂寂。
独许伴骚人词客。澹到襟怀心共朗,抽吟笺光灿生花笔。
宵景好,诗囊阔。月圆难补人间缺。
反牵他闺情旅梦,伤离惜别。
一样清辉同赏玩,各有悲欢胸臆。
问几见当头皓魄。
且把闲愁收拾起,快安排小饮壶觞列。
斟旧酿,醉今夕。
在宁静的夜空中,云彩安详,湛蓝的天空倒映着明亮的月光,映照出山河的影子,楼台也因月色而更加美丽。
午夜时分,钟声沉沉,庭院里万籁俱寂,只有寂静的声音。
我唯独愿意陪伴那些爱好诗词的人,清淡的心情与他们共享,拿起笔在纸上吟咏,光辉绚烂,仿佛能开出花来。
夜色美好,诗的容量也宽广。月圆的夜晚却无法弥补人间的缺憾。
我思念远方的情人,伤感离别的情绪。
虽同赏这月光,各自却有不同的悲欢。
问你几次能见到这皓洁的明月?
不如把那些闲愁收拾起来,快来准备酒杯,斟满旧酒,醉倒在今夜的快乐中。
作者介绍
潘榕,清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金缕曲 四月十五深宵玩月》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喜爱赏月吟诗的时期。此时,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象,也是文人抒情的载体,代表着思念与离愁。
这首《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深夜赏月的场景,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歌开头以“云静长空碧”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空,伴随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作者通过对月光照耀下山河、楼台的描绘,表现出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接着,诗人转入对夜晚的感受,描述了“午夜漏沉庭院静”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愿意与“骚人词客”共度良宵,体现出对文学和友情的向往。随后,诗歌又转向内心的矛盾,尽管月色美丽,却难以弥补心中的缺憾,反映出一种对离别和思念的伤感。
最后的几句则是对现实的接受与放下,提到“且把闲愁收拾起”,表达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尽管有离愁别绪,但仍愿意在这一刻享受美好,饮酒作乐,体现出人生态度的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美丽,表达了对人生、爱情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的伤感,反映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中“云静长空碧”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月圆难补人间缺”中“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骚人词客”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潘榕的诗更偏向于对人间情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思乡之情。潘榕的诗中有更多对月光的描绘和对友人的召唤,表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