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37
山中
作者:王冕(元代)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
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
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雨过之后,溪水潺潺流淌,云雾散去,群山重新显现。
鸟儿在松林的小径深处啼叫,来往的人们没有留下车辙。
我隐居在幽静的地方,很少与人打交道,这样的生活足以让我保持我的拙朴。
读书对我来说并没有实际用处,反而徒然比较谁更优秀。
避世难道是显得迂腐吗?我自与桃源隔离,享受着无忧的生活。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字季仲,号白云山人,元代诗人、画家。生于浙江,少时即才华横溢,后隐居山中,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体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冕隐居生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王冕选择隐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王冕的《山中》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清新优美,雨过后溪水潺潺、云雾散去,群山重现,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图景。鸟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生动性。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幽居生活的宁静与自足,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淡泊和对知识的怀疑,认为读书并不一定能带来实际的价值,反而容易比较优劣,失去自我。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深刻,质疑避世的态度是否显得迂腐,同时又坚定地表示自己与桃源的隔离,表明对自我选择的自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展现了王冕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王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冕的《山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雪山
B. 雨后山水
C. 日出日落
D. 秋风落叶
诗中提到“无车辙”意味着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宁静的环境
C. 车马众多
D. 交通便利
诗人的隐居生活让他感受到什么?
A. 孤独
B. 繁忙
C. 宁静自足
D. 无所事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