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中》

时间: 2025-05-04 03:48:27

诗句

江南江北水滔天,羁客相逢亦可怜。

坐觉青山沈席底,行惊白浪上窗前。

鹁鸠衔草栖危塔,鸳鸯飞波浴败船。

转首百蛮寥落甚,绝无茅屋起炊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27

原文展示:

雨中
作者: 王冕 〔元代〕

江南江北水滔天,
羁客相逢亦可怜。
坐觉青山沈席底,
行惊白浪上窗前。
鹁鸠衔草栖危塔,
鸳鸯飞波浴败船。
转首百蛮寥落甚,
绝无茅屋起炊烟。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和江北,水流滔滔如天,
漂泊在外的客人相遇,令人怜惜。
坐着时感到青山如沉入席子底下,
走动时惊起窗前的白浪。
鹁鸠衔着草栖息在高塔上,
鸳鸯在波中嬉戏,浑然不顾破船。
转眼望去,百里荒凉,寥落得很,
竟然没有茅屋冒起炊烟。

注释:

  • 羁客: 指漂泊在外的客人。
  • 青山: 这里象征着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消逝。
  • 白浪: 泛指大海或湖面上翻腾的波浪。
  • 鹁鸠: 一种小鸟,常栖息于树上。
  • 鸳鸯: 一种水鸟,象征爱情和温馨。
  • 百蛮: 指的是四周的荒野,表示荒凉的环境。
  • 茅屋: 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象征着人们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字仲明,号白石,元代诗人、画家。他以山水画著称,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他的诗受李白、杜甫影响,通常蕴含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雨中》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外漂泊,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孤独,借雨景描绘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雨中》通过描绘江南江北的雨景,表达了漂泊者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水滔天”开篇便创造出一种宽广而压抑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人类渺小的无助。接着“羁客相逢亦可怜”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身世漂泊的感慨,羁旅的生涯总是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坐觉青山沈席底,行惊白浪上窗前”,诗人通过静坐与行走的对比,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在雨中沉思的心境。青山似乎被雨水淹没,而窗前的白浪则让人感到惊慌,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后面的两句“鹁鸠衔草栖危塔,鸳鸯飞波浴败船”,则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反映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生命依然在继续。最后“转首百蛮寥落甚,绝无茅屋起炊烟”,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无奈观察,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荒凉由此显现无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透出对人世的思索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江北水滔天: 描绘了江南与江北雨水泛滥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的力量。
  2. 羁客相逢亦可怜: 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遇见的客人同样是令人怜惜的羁旅者。
  3. 坐觉青山沈席底: 坐着时感到青山似乎沉没在水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沉思。
  4. 行惊白浪上窗前: 行走时被窗前的白浪所惊吓,展现出自然的威力与不可控。
  5. 鹁鸠衔草栖危塔: 通过鹁鸠的栖息,表现自然生灵的顽强。
  6. 鸳鸯飞波浴败船: 描绘鸳鸯嬉戏的场景,体现了生命的韧性。
  7. 转首百蛮寥落甚: 目光转向四周的荒凉,反映出孤独的环境。
  8. 绝无茅屋起炊烟: 最后强调周围没有人烟,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羁客相逢亦可怜”与“转首百蛮寥落甚”,形成了整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鸟类的行为表现自然界的生机,体现出一种和谐。
  • 比喻: “青山沈席底”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一种孤独的漂泊感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诗人通过雨中的景象,反思自身的处境,展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也隐含着无奈与悲伤。
  • 青山: 代表自然之美与永恒。
  • 白浪: 体现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知。
  • 鹁鸠与鸳鸯: 分别象征孤独与爱情,展现生命的多样性与脆弱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什么? A. 回乡的人
    B. 漂泊在外的客人
    C. 渔夫

  2. 诗中“青山沈席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孤独与无奈
    C. 对乡愁的思念

  3. “白浪”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自然的力量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与《雨中》有相似的孤独主题。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表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与王冕的风格有共鸣。

诗词对比:

  • 王冕《雨中》与李白《月下独酌》: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王冕更注重环境的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强的个体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冕诗歌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榆生夫子辞世忽忽一纪,庚申1980残秋,上海音乐学院为师补行追悼仪式 木兰花令 其四 秋暮旅怀 木兰花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 木兰花 木兰花(晨景) 木兰花·立春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色不淫 风字旁的字 光怪陆离 山灵 金汤之固 弓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商彝周鼎 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结尾的成语 藏身 油料作物 纱纱 一切之权 磨砖成镜 卤字旁的字 戴开头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