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意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1:38:54

诗句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

盈盈两无语,𧥄𧥄争春风。

春风何许来,草木谁青红。

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

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

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

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阳和不择地,亦复难为功。

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54

原文展示: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
盈盈两无语,争春风。
春风何许来,草木谁青红。
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
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
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
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阳和不择地,亦复难为功。
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

白话文翻译:

桃花和李花摇曳生姿,梨花则显得淡雅丰盈。
两者相对无言,争着迎接春风。
春风究竟从何而来,草木又是谁在争妍斗艳?
天公也已年迈,何必还夸耀年轻的儿童?
昨天花朵正鲜艳地开放,今天花瓣却已凋零。
河水流淌不愿停留,与繁华一同向东而去。
千年楩树姿态依旧,却生长在肮脏的空谷之中。
阳光和煦不分地域,然而成就却难以实现。
本无儿女之情,何必对天公多加怨尤。

注释:

字词注释:

  • 娇娆:形容花朵美丽动人。
  • 澹丰容:淡雅而丰腴的容貌。
  • 盈盈:盈盈欲语的样子,形容花儿争妍斗艳。
  • 天公:指天命或上天,常用于表示自然力量。
  • 阳和:春天的和煦阳光。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春风”与“天公”暗含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反映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金朝末年著名诗人,字子明,号天溪,世称“元天溪”。他以词、诗著称,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古意二首》创作于元好问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与春风的描写开篇,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桃李花竞相开放,借此表达对生命与青春的珍视。然而,转瞬之间,花瓣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诗中“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一语,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反思。作者通过对比“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不仅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

随着“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的描写,诗人感叹时间如流水般无法停驻,繁华与生命的短暂同样让人感到惋惜。最后,诗句“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无奈和对自然规律的不屑,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 描绘春天的花卉,展现出花朵的美丽与姿态。
  • 盈盈两无语,争春风。 花儿争相开放,却无言相对,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 春风何许来,草木谁青红。 质疑春风的来临,以及植物的变化,暗示生命的无常。
  • 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 反思自然的年老与生命的短暂,带有哲理的思考。
  • 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 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生命的转瞬即逝。
  • 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 比喻时间流逝,繁华随之消逝。
  • 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描述千年古树的孤独与不被重视的境地。
  • 阳和不择地,亦复难为功。 表达阳光普照但难以改变生命的短暂。
  • 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 反映人对命运的无奈与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联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花朵争春、天公夸儿童等,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盈盈两无语,争春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生命的短暂。
  • 梨花:象征清雅与高洁。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与轮回。
  • 天公: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青春的短暂?
    A. 桃李
    B. 楩楠
    C. 空谷
    D. 春风

  2. 诗中提到的“天公”指的是?
    A. 一位老者
    B. 自然力量
    C. 诗人在天上看到的神灵
    D. 人类的愿望

  3.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
    A. 悲观
    B. 超然
    C. 乐观
    D.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古意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不同理解。李白的诗更多地体现出对酒与月的超然之情,而元好问则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出不同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吊友人朱子大 寄茅山道友三绝 寄韩涧泉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即事二首 回次秣陵 黄龙洞 桓野王画像 怀何月湖 华道士白胭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逆水行舟 亲嬖 包含做的词语有哪些 虚逊 大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雄才伟略 满肚疑团 戈字旁的字 国脉民命 鲇鱼上竿 声名烜赫 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配电盘 错讹 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