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19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作者: 马致远 〔元代〕
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担头担明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
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夜来西风里,九天鵰鄂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白雪如絮飞舞,荷叶间飘荡着清香的风,我便向江边去做个钓鱼的老翁。
困境中,男儿尚未成就,梦中风波,皆是一场虚幻。
挑着明月,斧头磨在石头上长满苔藓,暂时做个隐居的樵夫。
柴禾,买臣又在何处呢?空山外,已经老去的栋梁材。
夜里西风呼啸,九天上的雕鹰飞翔,困住了中原的一个布衣。
悲伤,故人是否知晓?登高而望,恨没有那通天的梯子。
“买臣”出自《史记》,指的是秦代的隐士买臣,代表了隐居的理想;“栋梁”也常用来比喻可托付的大才。
马致远,字千里,号天涯,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马致远的作品大多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南吕·金字经》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开篇,白雪与荷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着,诗人直面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深刻思考。诗中“男儿未济中”的困惑,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焦虑。而“担头担明月,斧磨石上苔”的意象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洒脱,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最后,悲伤的情感升华至对故友的牵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哲理的光辉,体现了马致远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絮飞飘白雪”中的“絮”指的是什么?
A. 柳絮
B. 雪花
C. 花瓣
D. 霜
诗中提到的“买臣”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隐士生活
C. 战争
D. 财富
“登楼意,恨无上天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惊讶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