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33:49
叹世拔山力,举鼎威,暗鸣叱咤千人废。阴陵道北,乌江岸西,休了衣锦东归,不如醉还醒,醒而醉。明月闲旌旆,秋风助鼓鼙,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不如醉还醒,醒而醉。三顾茅庐问,高才天下知,笑当时诸葛成何计?出师未回,长星坠地,蜀国空悲,不如醉还醒,醒而醉。夸才智,曹孟德,分香卖履纯狐媚。奸雄那里?平生落的,只两字征西。不如醉还醒,醒而醉。画筹计,堕泪碑,两贤才德谁相配?一个力扶汉基,一个恢张晋室,可惜都寿与心违,不如醉还醒,醒而醉。珊瑚树,高数尺,珍奇合在谁家内?便认做我的,岂不知财多害己,直到东市方知。则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叹息这个世界的力量如拔山之力,举鼎的威风,暗中叱咤,使千人都感到沮丧。阴陵道在北边,乌江在西边,已经放弃了华服荣归,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明月下轻轻飘扬的旗帜,秋风助长了战鼓,帐前流淌着英雄的泪水。楚歌四起,乌骓马漫无目的地嘶鸣,虞美人啊,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三顾茅庐询问,人才在天下皆知,笑谈当时诸葛亮有什么计划?出征尚未归来,长星已经陨落,蜀国空留悲伤,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夸赞才智的曹孟德,分香卖履,纯粹是狐媚之术。奸雄在哪里?我一生得到的,不过是“征西”两个字。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画筹计,泪水洒落的碑,两位贤人的才德谁能匹配?一个扶持汉基,一个恢复晋室,可惜他们的寿命与心愿不相符,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珊瑚树,高达数尺,珍奇的东西到底在谁家?我以为是我的,岂不知财富多了反而害己,直到东市才明白。因此不如醉酒来得痛快,醉了再醒。
马致远(1255年-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擅长抒情和写景。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叹英雄的泪水和历史的无常,表达对权力与财富的冷静和无奈。
《叹世拔山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马致远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出对名利的反思,强调醉酒的快意与醒后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不如醉还醒,醒而醉”,展示了一种对现实无奈的解脱,表达了对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英雄泪”与“长星坠地”,更是将历史的悲壮和个人命运的无常紧密结合,令人十分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体现出对权力与财富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叹世拔山力”中的“拔山力”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歌”指的是哪种情境?
“不如醉还醒,醒而醉”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