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10
城头月·和披云诗,意未尽,制词衍之
作者: 黄松鹤
桃源旧客偏迷路。
别有逃情处。
揽取乾坤,点染吟笺,一笑飘然去。
城头月色秋山暮。
记得西楼否。
把酒花间,呼青醉白,疑共天人语。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旧友在桃源迷失的情景,似乎在寻找一处可以逃避现实的地方。作者用轻松的笔调描写了他对天地的感慨,笔墨轻盈,似乎要把这些情感都化作一笑而去。城头的月色映照着秋山的暮色,令人思念西楼上的往昔。举杯畅饮,似乎在与花间的灵魂对话,仿佛与天人共语。
黄松鹤,近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隽永。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词创作于时代变迁之际,诗人面对社会的动荡,内心渴望逃离现实,寻找一个理想的栖息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松鹤的《城头月》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桃源境地,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诗中通过“桃源旧客偏迷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思乡情感的场景。这里的“桃源”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将自己置于这一理想之中,表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倾向。
接着,诗人又通过“揽取乾坤,点染吟笺”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创作的渴望。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似乎在诉说着与自然、与友人的深厚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疑共天人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豁然开朗。
整首词不仅在情感上引人共鸣,同时也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对月色、秋山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中的简单美好。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地
C. 乡村
“疑共天人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西楼”代表了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