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13:36
满庭芳 欲脱家
作者: 王哲 〔元代〕
既欲修行,终全谧,出离尘俗相当。
莫凭外坐,朝暮起心香。
须是损妻舍事,违乡土却儿娘。
常归一,民安国富,战胜又兵强。
长长。潇洒做,搜寻玄妙,认取清凉。
又凭空渺邈,大道无方。
只在圆光自照,明来后堪用衡量。
重阳子,迎霜金菊,独许满庭芳。
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渴望。他希望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清净。为了修行,他不得不舍弃家庭、妻子与乡土,虽然内心有些不舍,但他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众安定、国家富强的理想。通过不断探索玄妙的道理,他希望获得内心的清凉与宁静。最终,他在一种空灵的境界中,发现了内心的光明与自我价值的衡量。最后提到的“重阳子”和“金菊”,则是对自然和节日的感慨,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倾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希望通过修行寻求内心的宁静,并反映了在动乱背景下对家庭和乡土的思考与牺牲。
王哲的《满庭芳 欲脱家》是一首深具哲理性的诗作,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尘俗”与“修行”进行对立,突显出修行者内心的挣扎与决心。诗人通过对家庭、乡土的放弃,表现出一种对更高目标的向往,体现了修行者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民安国富”则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显示了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修行,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金菊”与“重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这种自然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一种沉浸在清新自然中的感觉。
最后,“只在圆光自照,明来后堪用衡量”一句,表露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光明才能指引人生的方向。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值得读者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对家庭与世俗的放弃,强调通过个人的修行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富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哲生活在哪个朝代?
“须是损妻舍事”中“损妻”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重阳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