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赠零口杨悟一》

时间: 2025-05-09 00:37:32

诗句

杨姑悟道,猛烈难比。

便把镜楼摔碎。

识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

一志蓬头垢面,便披蓑、策杖顶笠。

绝聪慧,戒无明业火,自常挫锐。

断制男儿何似,比追魂取魄,索命活鬼。

富贵荣华弃尽,更不留意。

常守常清常静,处无为、自然之理。

功行满,向十洲三岛。

占个仙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32

原文展示

杨姑悟道,猛烈难比。便把镜楼摔碎。
识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
一志蓬头垢面,便披蓑策杖顶笠。
绝聪慧,戒无明业火,自常挫锐。
断制男儿何似,比追魂取魄,索命活鬼。
富贵荣华弃尽,更不留意。
常守常清常静,处无为自然之理。
功行满,向十洲三岛。
占个仙位。

白话文翻译

杨姑对道理的领悟,非同寻常,实在是难以相比。于是她把镜子摔碎,
看透了外表的肮脏,发誓不再梳洗打扮。
她的志向是蓬头垢面,披着蓑衣,手持拐杖,头戴斗笠。
她舍弃聪明才智,远离无明的业火,始终保持谦卑。
断绝了对男儿的依赖,犹如追寻灵魂和命脉,索取活着的鬼魅。
她抛弃了富贵荣华,毫不留恋。
常常保持清净和安静,处于无为自然的境地。
功德圆满,向着十洲三岛进发,
希望能占据一个仙人的位置。

注释

  • 杨姑:可能指代某位修道者或道教人物。
  • 镜楼:象征自我反省的工具,摔碎表示放弃对自我形象的执着。
  • 蓑衣、杖、斗笠: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 无明:佛教用语,指无知或迷惑。
  • 十洲三岛:指的是道教中理想的仙境,代表修行的最终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擅长诗词,尤其以道教题材的作品闻名。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道理的探寻。

创作背景:此诗在元代时期创作,时代背景下道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对道理的追求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成为诗歌流派中的重要主题。马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 赠零口杨悟一》这首诗通过对“杨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追求真理与内心宁静的修道者形象。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镜楼”、“蓑衣”、“斗笠”,传达了对外在形式的摒弃与对内心世界的重视。马钰的用词简练却富有力量,尤其是“识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一联,更是揭示了修道者对世俗繁华的蔑视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诗的节奏感强,情感真挚,从“绝聪慧,戒无明业火”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智慧的重新定义,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智慧的智慧——即对内心的清净和对道理的领悟。最后几句提到“功行满,向十洲三岛”,则表现出一种理想的追求,象征着最终的修行成果与对永恒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道教哲学的深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马钰通过对“杨姑”的尊重和赞美,传达出了对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信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杨姑悟道,猛烈难比。”:杨姑对道理的领悟深刻,非常难以与其他人相比。
    • “便把镜楼摔碎。”:她摔碎了象征自我的镜子,表明放弃对外表的执念。
    • “识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看透了身体的腐朽,发誓不再修饰。
    • “一志蓬头垢面,便披蓑策杖顶笠。”:她宁愿保持邋遢的外表,过隐逸的生活。
    • “绝聪慧,戒无明业火,自常挫锐。”:放弃聪明才智,远离无知与欲望,保持谦卑。
    • “断制男儿何似,比追魂取魄,索命活鬼。”:不再依赖世俗的男性,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实与解脱。
    • “富贵荣华弃尽,更不留意。”:完全放弃对富贵的追求,毫不在意。
    • “常守常清常静,处无为自然之理。”:保持内心的宁静,遵循自然法则。
    • “功行满,向十洲三岛。”:修行达到圆满,向理想的仙境进发。
    • “占个仙位。”:希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修道者的地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楼”比作自我形象的追求,暗示内心的迷惑。
    • 对仗:如“绝聪慧,戒无明”,对立的词语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对世俗名利的放弃与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强调了道教的无为而治和自然之理。

意象分析

  • 镜楼:象征自我反省与内心的真实。
  • 蓑衣、杖、斗笠:代表隐逸生活,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 十洲三岛:理想的修行境地,象征最终的目标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姑悟道后做了什么?

    • A. 修饰自己
    • B. 摔碎镜楼
    • C. 追求名利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十洲三岛”象征什么?

    • A. 富贵荣华
    • B. 理想的修行境地
    • C. 世俗生活
    • 答案:B
  3. 诗人对聪明才智的态度是?

    • A. 强调其重要性
    • B. 主张放弃
    • C. 中立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同样探讨自然与超脱的主题。
  • 《静夜思》 by 李白:体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马钰的《满庭芳》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了隐逸生活,但马钰更侧重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而王维则展现了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统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八之四) 浣溪沙 其一 新柳吐秀,初日相映,作黄金色,夹路依依可怜。 浣溪沙 浣溪沙 北上途中阻兵,寓天地林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冬夜假寐,朦胧闻得下半阕,旋觉,足成之 浣溪沙 浣溪沙 甲申谒明孝陵 浣溪沙 忆碧山楼 浣溪沙(用吴叔永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情无彩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眷幸 帮派 应节合拍 浪结尾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盟姊 学究天人 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远山长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四点底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南郭处士 丿字旁的字 掩没 龍字旁的字 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